新津打造“一键式”网上办事 线上线下虚实结合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江俊 刘雨)12月10日报道 今天,新津县全市依托互联网平台推进“B2G、R2G”工作现场会议在新津县政审批局举行,来自全市各区(市)县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共商交流依托互联网平台推进“B2G、R2G”工作。
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B2G新型政企关系”和“R2G新型政民关系”,新津县按照“整合、提升、应用”的要求,着力打造“一网两中心一键通”,逐步构建数据一体共享、业务一体协同、服务一体集成、监督一体开展的“线上线下、虚实结合”政务服务体系,24小时全天候“一键式”为民服务。
机制保障:
县委常委牵头 建联系会议制度
据了解,为确保此项工作的落实,新津县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牵头,县政府办确定1名班子成员和1个科室负责工作推进组日常事务,县行政审批局、县经科局、县网信办分别确定1名分管领导和1名联系人全程参与,每周利用2个半天时间集中办公,总结工作、分析问题、细化措施。
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召集人,定期不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协调推进;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副召集人,负责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县委编办(县审改办)、县政府办、县法制办、县网信办、县经科局、县财政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联席会成员,也是工作推进的第一责任人。
由县行政审批局牵头,起草了《新津县加快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新津县政府办牵头抓总,县行政审批局、县经科局、县目督办密切配合,每月对工作推进情况进行1次自查,并共同做好组织建设、监督指导工作,定期开展专项检查。
高效便捷:
实现线上24小时受理“B2G、R2G”问题
新津县重新定位“一网”。“一网”指新津县公众信息网,将新津县公众信息网作为政府为企为民提供服务的唯一门户进行改版,并与新津微博、微信等手机客户端整合应用,建成一站式、个性化、主动推送的服务门户,让公众和企业使用新津县公众信息网就能进行查询咨询、投诉反映、网上办事,实现线上24小时受理“B2G、R2G”问题。
将网上政务大厅、公共资源交易、政务公开、基层公开、民生诉求会办以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网络平台与新津县公众信息网有效对接,设立入口、公开公示版块,同时将分散在各部门、镇乡(街道)的政务服务数据统一在网上集聚、融合,破解“信息孤岛”、“信息壁垒”。
在新津县公众信息网上进一步完善县经科局领域的重大项目一张图、水务领域的物联网一张图、规划部门的地下管网一张图,通过网站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好服务。
增加“B2G、R2G”专栏。在新津县公众信息网“企业服务”专栏下增加“投资者服务、企业办事、审批服务、企业服务、B2G企业服务”5个子栏目,初步实现网上咨询、网上查询、诉求受理等功能。在“审批服务”栏目下设“办事导航、优惠政策、网上预约、网上申请、代办服务、中介服务”等子栏目,实现网上办事等功能。
排忧解难:
建立“两中心” 化解企民诉求
新津县整合县长公开电话(信箱)、阳光热线、网格化监管中心等13个平台,建成新津县民生诉求会办中心和企业诉求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两中心”),同时开通“69708000”热线电话,与原单位投诉热线并轨运行,实行“365天+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
公众通过热线电话、微博微信、电子信箱、来信来访等方式向“两中心”反映的问题。中心受理后,1小时内录入系统,1小时内转交给相关职能部门或镇乡(街道),并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回复。中心对每件诉求办理结果进行按时回访,并分层分类做好回访记录。今年以来,受理诉求5362件,转办3860件,满意率为99%。
针对办理不满意的问题,“两中心”工作人员进行深入调查核实,发函督促承办单位3日内提出解决措施。同时召集承办单位一起主动约谈企业和群众,面对面沟通,做好政策解释,争取企业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今年以来,开展约谈50次,会办25次。
依托诉求会办监察系统,由新津县监察局对即将超时的诉求件发出黄色警告,对超时件发出红色警告,并与“两中心”联合发文督办,每月定期通报。今年以来,共发出超时警告38件,通报11次。
建立疑难问题上报督办制度,“两中心”定期梳理汇总诉求办理情况,就企业和群众不满意的重点难点问题,报县委、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研究解决。县委、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每周轮流到“两中心”值守,现场协调解决疑难问题。今年以来,共有10位县委、县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到“两中心”值守,解决疑难问题12件。
凡是不涉密的诉求件,都在“两中心”网站公开办理过程和结果,主动接受企业和群众监督。同时在新津电视台推出“第一现场”节目,对进入约谈和会办的诉求,由媒体跟踪报道,公开办理全过程。截止目前,媒体共监督报道36次。
沟通互动:
建立“一键通” 解决公众企业诉求
新津县拓宽群众反映诉求、建言献策的渠道,以“解决公众、企业诉求”为主线,公开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及样表,接受群众网络问政。设置“一键通”功能,扩宽手机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申请、网上代办等便民服务。
依托新津县公众信息网,建设基于移动智能终端的手机用户客户端,设置“看新津、投资新津、找工作、住房、旅游、健康养生、交通、便民服务、诉求一键通”等9个栏目,实现用户随时、随地、随身可以访问政府网站,同时方便用户反映和查询诉求办理情况。
建立“一键通”网上审批服务监督平台,设置“网上办事、业务审批、后台管理、表单管理”等栏目,申请人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上咨询、网上预约和网上申请;审批人员通过网络平台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初审、接件、受理和办理;监督人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办理过程、办理时限等进行监督管理,真正实现网上办事的功能。
新津县在县域重点时期、车站、广场等开启24处免费无线网覆盖,设置189个无线网发射终端,确保办事群众的手机进入无线网覆盖范围就可以关注“新津服务”微信,从而获得更多的政务服务。
未来规划:
线上线下虚实结合 24小时网上办事
据了解,在目前的基础上,新津县将进一步强化网上政务。推进“一键通”网上审批服务监督平台建设,设置“网上预约、网上咨询、网上申请、网上预审、网上查询、短信提示”等功能,实现申请人不管在何时、不管在何地都可以享受到规范、阳光、高效的政务服务。
强化智慧服务。一是推行“一窗受理、一窗办结”新模式。新津县行政审批局将173项行政审批事项分成“商事登记、城管交通、投资立项、规划建设、涉农事项和社会事务”六大类,分别设立六个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一窗办结”,做到简单事务立即办,重大事务承诺办;按照“管理方式不变、收支两条线不变”的原则,将县级相关部门已划转的行政审批事项涉及的收费项目调整为县行政审批局集中办理,县行政审批局设“一站式收费窗口”统一收费,实现行政审批“一栋楼办结”。
新津县行政审批局派专人对“一键通”网上审批服务监督平台进行日常管理,24小时受理企业和群众的网上预约、网上咨询、网上申请,并对受理的申请进行预审和转办。同时,县行政审批局组建代办队伍,代办人员接到线上人员的转办件后,将申请材料分派到相关业务科室或入驻窗口进行审查、受理和审批,最后由代办人员送发件窗口通知申请人取件。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