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法治微电影《变妆》院线首映 解密全省首起“校园贷”诈骗案
双流区网信办主任赖琳琳表示,“双流区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推出法治安全微电影《变妆》,该剧在院线上映的同时,也将走进社区、街道和校园,并通过在各大视频网站、新媒体平台播放,希望提高大家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覃霞 实习生 罗同 摄影 刘杰)9月22日报道 校园贷,这个近两年新生的词语,却多次因为负面新闻火爆热搜。为什么有那么多大学生深陷其中,甚至因此自杀?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期间,今日,由成都市双流区网信办、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联合出品的法治微电影《变妆》在双流区首映。(点击此处观看微电影)
双流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微电影扣人心弦
下午两点不到,双流区影立方城南优品道影城上百人的影厅已经座无虚席,来自双流区公安局、区级部门代表、街镇代表、大学生代表以及媒体代表,一起见证双流区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暨法制安全微电影《变妆》首映仪式。
微电影以警察劲夫的办案过程为主线,讲述了在校园贷“野蛮生长”的乱象下,双流公安在调查一起“校园贷”的团伙诈骗案件过程中,一步步接近真相,抓获犯罪团伙的故事。
“为什么是小女孩送快递?”“在家里化妆就能挣那么多钱?”“警察楼上那口子一定有猫腻!”影片剧情环环相扣,在逐步接近真相的过程中,观众跟着剧中警察劲夫一起,也越来越紧张,一边看电影,一边和身边的朋友讨论,不时皱起眉头。
剧情改编自公安部挂牌案例 受骗学生超300人
不过大家可能并不知道,这部微电影,是改编自双流公安破获的全省首起“校园贷”诈骗案,该案已获公安部挂牌。
“去年12月,公安部接到京东报案,有人利用40余名虚假身份信息在该公司非法申请信用贷款19.05万元,经初步调查,该案件收货地址再双流区航空港辖区,随后逐层移送至双流区公安分局,分局展开了立案侦查。”当天的首映活动上,成都市双流区公安分局刑事案件侦查大队三中队队长魏威,作为此案的负责人,向大家介绍了事件经过。“这起案件涉及嫌疑人多,被诈骗的公司多且分散,包括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重庆等地。不仅如此,受害人除了电商,还有学生。被冒用身份的学生也来自全国各地。”
经过排查,这属于新型诈骗案,犯罪嫌疑人提前掌握学生信息,在“京东白条”、“趣分期”、“名校贷”等APP上,以学生名义注册并贷款或购买分期商品,化妆成学生模样通过“视频面签”认证。一旦贷款发放或购买的商品到手,犯罪嫌疑人就停用注册时提供的电话号码,将到手的商品低价转卖。经此一来,学生和电商均成了受害者。
目前,已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收缴银行卡300余张,受骗学生超过300,案件还在进一步侦破中。
微电影将全面推广 提高市民网络安全意识
在观影结束后的交谈会上,电影主创人员与各位嘉宾代表就这部微电影和“校园贷”的问题交流了彼此的看法,表达了他们对电影的感受和对“校园贷”的理解。
“首先我想向现实中这起案件的破案警官们致敬,你们辛苦了。”微电影中警察劲夫的扮演者邵峰向大家介绍说,“我记得在拍摄电影最后的抓捕戏份时,大家拍了很多遍,因为导演要求呈现真实的‘抓捕现场’,所以当时饰演犯罪嫌疑人的演员真的被我们追的很惨。相信大家也看到了,虽然我们的拍摄时间比较紧凑,但是我们所有主创人员都希望尽可能的给大家呈现一个完整的,精彩的,有启示性的故事。”
“我们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给的生活费,如果有攀比心理,生活费就很难满足需求。看了这个微电影,知道了真实的案子,我会更引以为戒,加强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一名学生代表在看完微电影后告诉记者。
活动现场,主办方还通过网络安全知识问答等互动环节,向嘉宾赠送了电影票以及印有“网络安全小卫士”字样的熊猫玩偶。
“这部微电影全片取景双流,再现了双流区公安破获的全省首起‘校园贷’诈骗案。”双流区网信办主任赖琳琳表示,“双流区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推出法治安全微电影《变妆》,该剧在院线上映的同时,也将走进社区、街道和校园,并通过在各大视频网站、新媒体平台播放,希望提高大家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新闻背景
教育部:任何网贷机构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近两年,很多所谓的网络平台机构,针对高消费的大学生做不诚实、虚假的宣传。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由于安全意识不足,陷入了平台贷款的“高利贷”圈,对在校学生的身心都形成伤害。
今年9月6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称,教育部和银监会、人力资源部联合印发了规范校园贷管理的文件,坚决取缔校园贷款业务,不允许任何网络贷款机构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