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环华西”区域将改造升级为“国际智慧医谷”
“环华西”区域升级改造
蝶变“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
国内医院综合实力排名top前三的华西医院所在区域将要升级改造了,这里将有一个新称谓,“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并将成为武侯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极核”。
成都全搜索新闻网(记者 姚雯君)3月28日报道 今天,记者从2018“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建设研讨会暨武侯区大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上获悉,武侯区已规划打造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大合仓-金阳智能医药带及环城西部智创健康融合区,作为武侯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空间承载。
今天上午,由四川省卫计委、成都市卫计委指导,四川大学、中共成都市武侯区委、中共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18“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建设研讨会暨武侯区大健康产业招商推介会在蓉召开,来自国家、省、市、区的相关领导,国内外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与来自大健康领域的世界500强等相关企业负责人齐聚一堂,纵论大健康产业发展。
活动现场武侯区与一批大健康领域重点企业完成了合作协议、合作项目签约,还公布了武侯区第一批大健康产业政府智囊团专家名单,武侯区委、区政府领导为专家们颁发聘任证书。
布局“一谷一带一区”
打造“158”大健康产业体系
目前,成都市武侯区已经将大健康产业确立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在范围广泛的大健康产业中明确打造“158”产业战略体系,构建重点突出、相互衔接、错位发展的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发展格局。
其中,“158”中的“1”指以一个优势的“医养护”资源为核心;“5”指重点发展五大健康领域,包括高端医疗、健康管理、智慧健康、健康养老、医疗旅游;而“8”,则指八个细分健康产业,具体包括医疗服务产业、前沿医疗产业、健康管理产业、健康养老产业、转化医学产业、互联网医疗产业、数字生命产业和医疗旅游产业。
同时,武侯区规划了“一谷一带一区”作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空间承载,分别为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大合仓-金阳智能医药带、环城西部智创健康融合区。
其中,“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区域,布局发展高端医疗、精准医疗、智慧医疗、国际医疗、医学研究、医学教育、医药研发及成果转化等领域。“大合仓-金阳智能医药带”主要布局医药商贸流通、医疗器械和智能穿戴研发、药品冷链服务等领域。“环城西部智创健康融合区”主要布局特色医疗、第三方独立机构、健康养老、健康大数据等领域。
未来,武侯区将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区域性国际医疗中心核心区、中国西部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汇集四川大学四所附属医院
设立50亿元产业发展基金
据统计,目前,武侯大健康相关企业、机构共有2600余家,2017年健康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的9.6%,远高于国家、省、市平均水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武侯区是中西部医疗资源集中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024家,年诊疗1900余万人次,共有三级甲等医院9家、三级乙等医院3家,包括国内医院综合实力排名第二、科技影响力排名第一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疗技术享誉海内外华西口腔医院,国内顶尖的华西第二医院、华西第四医院,以及省肿瘤、省妇幼、省骨科等一批省级龙头医院。
据了解,为了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武侯区目前已做了成立大健康产业推进领导小组,组建专家顾问团,制定了专门针对大健康产业的扶持政策等准备。
在金融服务上,武侯区还将设立总规模不低于50亿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在股权投资、债权投资、并购引导等方面提供支持。据了解,该区目前还启动了“西部大健康金融发展试验区”建设。
“对于企业关心的政务服务,我们会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放宽市场准入,一如既往地提供全方位、高效、优质服务。”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说。
“环华西”区域升级改造
蝶变“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
国内医院综合实力排名top前三的华西医院所在区域将要升级改造了,这里将有一个新称谓,“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并将成为武侯区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极核”。据了解,该区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结合《武侯区四级规划体系》,正在开展华西片区的城市设计,这里将优化交通路网,完善功能配套,拓展产业空间,提升城市品质,成为宜居宜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健康产业集聚区。
除了产业上走“高大上”集聚路线外,城市风貌和品质也将连上数个台阶。未来的这里,可看病,也可休闲和旅游。
据悉,在空间形态上,为满足人绿色出行、休闲娱乐、社会交往等活动需求,将选取产业功能集聚、自然、文化资源条件较好的街道,打造景观游憩、文化体验、交往互动等特色街道。
总体而言,原有中低端医疗产业将提升为集国际国内新兴尖端的前沿产业,医疗产业用地将增加,在城市品质上绿地、开敞空间、服务设施用地等也将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据武侯区相关负责人透露,随着片区升级改造的同时,拥堵、停车难等让市民关注的问题也将得到缓解和解决。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