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释放数百个“人城产”重大发展机遇 签约总额达26.05亿元

2021-12-10 16:49:41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12月10日报道 进一步推动“场景营城”理念在全市产业功能区落地,促进更高质量发展,今日下午,以“融合发展 美好典范”为主题的2021成都新经济“双千”发布会打造产业功能区“人城产”融合新范式专场在蓉拉开帷幕,邀请到专家学者、行业代表深入聚焦成都城市更新与TOD的最新发展成果与未来趋势。

活动现场,《成都市打造产业功能区“人城产”融合新范式新场景新产品清单》正式发布,面向市场释放500余个成都的重大发展机遇。

此次活动由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都市新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办。

1210_2_副本

跨入“存量时代” 成都以城市更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重点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成都,在新的发展阶段,持续以城市更新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及品质提升,迅速由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转向了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发展阶段。

“十四五”开局之年,成都继续“加码”,围绕天府锦城、一环路、锦江公园子街巷等重要城市节点开展城市品质提升重大工程,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功能品质……

以猛追湾为例,在经历了产业更新、人口纳新、消费上新和城市肌理焕新后,猛追湾片区成功实现了老旧城区多元价值的转化和城市形态的持续进化。

在住建部总经济师杨保军看来:“成都猛追湾是一个成功的以城市更新实现扩大内需的案例,从滨河老街区变成了成都著名、全国闻名的活力休闲区。在城市更新中注重完善城市功能、植入现代产业、培育新型业态、营造消费场景、创造美好生活,这是成都的经验。”

记者从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目前成都已启动50个成片有机更新项目、认定公布历史建筑361处,已逐步建成开放天府锦城“八街九坊十景”、街巷游线体系等多个历史城区更新示范工程项目。

1210_3_副本

围绕“场景营城” 成都TOD发展迈入全国前列

纵览全球的城市发展史,当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优化城市空间形态与人居环境,重塑经济地理成为了东京、新加坡、上海等国际城市的重要选择。

2017年,成都就瞄准了TOD发展方向,围绕“场景营城”,推动城市发展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自TOD战略实施以来,成都已然成为全国TOD发展最为迅猛的城市之一。

记者从成都市住建局了解到,截止目前,全市启动了市级统筹TOD项目17个,区(市)县统筹TOD项目8个,共完成投资超过300亿元。计划至“十四五”末期,还将启动实施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商圈和新型、交通枢纽型、综合中心型、产业社区型、生活服务型项目,将引领城市格局进一步优化、营造更加丰富的生活消费场景、带来更多的市场发展机遇。

如今,陆肖、双凤桥、梓潼宫、二江寺、三岔等项目先后精彩呈现,年内还有多个项目即将亮相。纵观成都的TOD项目,虽然站点等级、总体定位、规划目标不尽相同,但“场景赋能”与“产城融合”是其共同的核心追求。

“在策划之初,我们就确定了一站一特色的实践路径,聚焦以TOD项目推动场景赋能,吸引了沃尔玛山姆会员商店、新加坡雅诗阁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及品牌相继入驻,打造出丰富的出行场景、生活场景、消费场景。”成都轨道交通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如今,从双凤桥TOD绿色出行场景,到行政学院TOD都市商务场景,再到幸福桥TOD生活服务场景,成都的TOD项目打造出多个创新场景,因地制宜地串联起了成都多个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促进了“人城产”深度融合。

1210_4_副本

聚焦TOD 近500个新场景新产品新鲜“出炉”

作为此次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成都市打造产业功能区“人城产”融合新范式新场景新产品清单》正式“出炉”,向全球释放出500余个“人城产”领域的新场景新产品。

具体来看,成都此次以TOD重大项目为代表,集中发布了全市各产业功能区在公共交通、公共服务、人才公寓、教育医疗等相关配套建设方面的265个新场景和满足产业功能区人城产融合发展需求的256个新产品,涉及到成都新经济活力区、天府奥体产业功能区、成都科学城、天府总部商务区、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等多个产业功能区。

最后,全市产业功能区“人城产”融合新范式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签约总额达26.05亿元。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