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小朋友染出的世界
绘图扎花、染色、拆解、晾晒……经过一系列步骤后,一块块花色各异的扎染手帕制作完成,现场大小学员纷纷感叹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
12月26日,“畅游成都·体验非遗”志愿服务活动走进成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此次活动也是成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示范点、志愿服务示范点(基地)提升打造项目系列活动之一。活动邀请从事扎染工作已有8年时间的扎染老师邱杨果和中式插花老师郑莉面对面、手把手带领二十余组亲子家庭体验中式插花,了解扎染艺术,让亲子家庭在感知、体验中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文明办、成都市文广旅局主办,成都志愿者网、文明兴蓉、红星新闻网、成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都国际非遗创意产业园承办。
在扎染体验区,邱杨果老师先给大家介绍了扎染工艺的基本知识、扎染特点和制作技巧,并亲自展示扎花、染色、晾晒等系列步骤。现场的大小学员们按照邱老师教的方法,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喜好用皮筋把白布扎起来,接着上染色数分钟过后,一幅幅精美的扎染作品呈现在眼前。
由于皮筋扎的方式不同,做出的花纹也不同,染色时间的长短不同,也影响到布料颜色深浅不一,所以每一幅扎染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
今年4岁的小于儿,是现场年龄最小的学员,对于邱老师讲解的各种扎染技巧,她最喜欢用形态各异的小石头包在扎染布料中,再用皮筋将布料绑紧进行染色的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最简单,我觉得我可以做得很漂亮”小于儿说。
在插花体验区,郑莉老师首先讲解起东方式插花艺术的起源就在中国,传统插花按创作人群分为民间插花、寺观插花、宫廷插花、文人插花等四大类型,容器有瓶、盘、碗、篮、缸、筒等六大类。
讲完基本的花艺知识后,郑老师组织现场志愿者为亲子家庭发放了花束、花泥、剪刀、盘等插花工具,并开始向大家介绍此次活动使用到的花材名称和插花手法。在郑老师的带领下,现场的大小学员们一起跟着郑老师的节奏,开始修剪花枝、叶子,发挥想象进行插花,还不时地相互交流技巧手法。
活动结束后,每组家庭都完成了自己的插花作品,大家骄傲地相互展示自己的成品,不少家长还拿出手机进行拍摄,记录着活动中孩子的成长。
本次活动中,成都传媒集团的多位党员志愿者响应“每周一小时 党员志愿者为你办实事”志愿服务行动,也参与到现场的秩序维护、物料搬运、摄影摄像中。
成都志愿者网、成都文明网将结合“成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示范点、志愿服务示范点(基地)提升打造项目,持续开展“幸福成都 美在文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暖冬季系列活动。接下来,“畅游成都·体验非遗”志愿服务活动还将走进锦江区、金堂县,让居民近距离感受扎染、剪纸、糖画、竹编、插花、蜀绣等非遗文化。敬请期待!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