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如何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卫建专家这样说

2022-01-30 15:29:00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1月30日报道 日前,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印发《四川省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五版)》,从四方责任、境外输入防控、人员流动管理、多点监测预警、重点人员管理、重点场所防控、聚集性活动管理、交通运输管理、农村疫情防控、多病同防、应急处置、公众健康意识12个方面阐述了最新防控措施。

春节到来,如何做好疫情防控稳度祥和假期呢?今日,红星新闻网记者专访了成都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副主任窦丰满,针对《四川省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五版)》做了解读。

记者:春节期间,对来(返)蓉人员有什么要求?

窦丰满:来(返)川人员要严格履行疫情防控义务,在出发前应主动了解目的地疫情防控政策,旅途中应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来自疫情风险地区的人员到达目的地后应主动向社区、村委会、入住酒店或疾控部门报备,积极配合做好核酸检测、风险排查、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

如果收到疫情防控提醒短信,请务必按照提示,配合做好排查等工作。如果健康码变为红码或黄码,请立即报备,配合落实核酸检测、隔离管控、健康监测等防控措施。

【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市、区、旗)人员】严格限制出行,这类人员来(返)川后将实施居家或集中隔离,每3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直至离开风险地满14天;

【有中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地市的其他县(市、区、旗)旅居史的来(返)川人员】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到达川内目的地后24小时内再进行1次核酸检测。

【陆地边境口岸城市(与香港、澳门有口岸相连的除外)的来(返)川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所有从省外来(返)川的人员】倡导均进行1次核酸检测。

此外,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要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不去小诊所就医,不要自行购买退烧止咳等药物。

记者:春节期间,家庭、朋友聚餐需要注意什么?

窦丰满: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两节”期间,要严控聚集性活动。提倡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提倡“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活动规模。自行举办5桌(即50人)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须向属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备,落实属地疫情防控规定。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尽量不参加聚餐聚会。

记者:人员密集的经营场所应做好哪些防疫方面的准备?

窦丰满:人员密集的经营场所,应严格落实工作人员和进入的顾客均正确佩戴口罩,入口处做好体温测量、健康码亮码扫码等防疫要求,日常要做好场所内的清洁、通风、消毒等措施。对进入人员实施预约、错峰、限流等措施,严格控制人员进入流量。餐饮场所还要做好分隔就餐、保持一米距离等措施,提倡自助餐、分餐制、用公筷公勺。

记者:冬春季节流行病多发,个人如何做好防护?

窦丰满:冬春季各类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在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对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防范,防止多病叠加的健康危害。目前,个人防护和疫苗接种仍是抵御呼吸道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牢记“三要两不要”。

“三要”:

一要养成三个好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的卫生习惯,少聚集、一米线、用公筷的生活习惯,亮健康码、扫场所码、主动核酸检测的防疫习惯。

二要积极接种疫苗。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及加强针,积极接种流感、肺炎等疫苗。

三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两不要”:

不要聚集。尽量不去人员密集场所和密闭空间,确需进入此类场所的,务必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保持一米距离。

出现可疑症状,不要自行买药或到小诊所就诊。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