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地探访谷爱凌成都秘训基地 “1620”在这里打磨
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 古单宇)2月8日报道 今日上午,在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凭借超高难度获得金牌。也就在谷爱凌前往北京冬奥会报到之前,1月27日至1月31日,她曾在成都市新都区的尖锋旱雪场进行集训。不仅如此,本届冬奥会上,为中国军团拿下的第二块奖牌的苏翊鸣也曾在此进行过反季节滑雪训练。
这是一个怎样的雪场能够吸引国家队前来集训?今日下午,记者便前往进行了探访。
还未进雪场,一座醒目的高台便出现在记者眼前,这是针对冬奥会比赛项目训练而修建的高43米、长112米的旱雪大跳台“Big Air”。这是目前中国最标准的旱雪训练大跳台之一。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8支滑雪国家队便是在这里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反季节滑雪训练。
走进雪场,近十条错落有致的雪道出现在记者眼前,雪道上前来滑雪的游客热闹非凡。唰、唰、唰、唰……的摩擦声此起彼伏,这便是滑雪板与被称为“金针菇”的旱雪毯摩擦出的声音。旱雪毯由数以万计形似“金针菇”的物料组成,于是便被称为“金针菇”。
记者了解到,这种“金针菇”旱雪毯生产产地便是成都新都,虽然这种旱雪毯起步晚于日本、意大利梳子式旱雪毯,英国刷子式旱雪毯,但因其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好的缓冲效果,“金针菇”旱雪毯目前已出口到美国、日本、奥地利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并在中国北京、南京、佛山等多个四季滑雪场投用。
“恭喜她今天得了冠军。”得知谷爱凌曾经在此集训,市民张女士显得特别兴奋,随着冬奥会带来的冰雪运动热潮,她今天特意前来体验冰雪运动。过去在成都想体验冰雪运动,夏天需要去室内滑雪场、冬天得去雪山,如今,成都一年四季都可以感受到这项运动的激情。“第一次来这里,我今天觉得挺棒的。”
在今天上午的比赛中,谷爱凌连续使出1440、1620高难度动作,最终以总分188.25分获得第一。记者了解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谷爱凌在成都集训期间训练了前空翻两周加转体四周等多个高难度动作。“谷爱凌训练很刻苦,每天会训练5个小时左右。”尖锋旱雪场负责人张魏回忆称,谷爱凌每天训练不仅刻苦还很认真。下了雪场,她还会进行体能训练。“谷爱凌对我们滑雪场的效率和专业性给予了肯定。”
为何能够在此进行高难度训练?张魏告诉记者,尖锋旱雪场是西南地区最大规模的旱雪场,雪场采用世界上先进的金针菇旱雪铺垫,以及专用配套设备提供了及好的安全保障。“我们拥有国内最好的安全气垫,以及高度仿真的金针菇旱雪毯。”
成都的训练让谷爱凌对这里专业化的设施设备赞不绝口,也对成都增添了好感。“我很喜欢成都,很小的时候来过,这一次来训练收获满满。”
在此训练的另外一位运动员苏翊鸣则更是钟爱成都,最近两年,他都有在成都进行过长时间训练。因为长期在成都进行集训,为不耽误学业,苏翊鸣于去年将学籍转到了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温江校区。
作为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都近年来积极发展冰雪运动,积极响应国家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三亿人上冰雪”的号召,围绕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大力进行体育场馆建设,冰雪运动基础设施日新月异。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成都已经拥有11个真冰场、2个真雪场和3个旱雪场,冰场面积约为1.6万平方米,雪场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