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暖“疫”线|因为他们,这个春天更温暖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3月5日报道 “我身边的这些一线抗疫志愿服务者,他们非常普通,就像每天在大街上擦身而过的行人。但是面对疫情,他们选择了奉献和担当”。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工作人员梁鹏对记者说道。
同心战疫“守护家园”
2月24日,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英郡三期小区调整为中风险地区,2月25日,在战“疫”打响之初,英郡三期业主小代主动请缨,加入志愿者队伍。
“这是5栋22楼3号业主的快递,这是5栋6楼2号业主订的早餐,麻烦接收一下”。早上8点,小代从快递小哥手中接过快递和外卖,熟练的做好登记后,将快递和外卖分门别类放在大门旁的快递架上。
“我们小区业主多,快递和外卖的需求量很大,每天上午我要接收大小不一的快递400余件,”小代说“每天上午基本都不会休息,直到中午人员换岗”。
吃完午饭,小代又到小区巡查,遇到出户居民,她会耐心问其需求,及时协助防疫人员进行解决,并劝导其回屋。遇到有烦心事的业主,她也会积极提供帮助,为其消除烦恼。
3月2日,小代在巡查中,看到英郡三期抗疫工作人员,在仓库里用几张行军组成了一间卧室,因人员较多、空间不足,还有抗疫工作人员直接就睡在了飘窗上。看到这样的场景,小代心里很不是滋味,马上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几位业主,业主们非常感动,两位英郡三期的业主便把空置的房屋无偿提供给抗疫工作人员在隔离期间使用。
当被问到你不害怕吗?小代总是说道:“这里是我家,我要守护它。”像小代一样的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每天奔波在防疫一线的各个角落,用实际行动守护着自己的家园。”
抗疫一线“度‘蜜月’”
“请大家有序排队,保持一米的距离” “大家好,让孩子们站在这一列先做,他们要上网课,谢谢配合”“叔叔,打开手机,我来帮您填写”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王晓东向马上要采集核酸的管控区居民耐心地提示,积极引导群众有序排队。
2月22日起,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世龙公馆被列为中风险地区,实施分区管控。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王晓东第一时间联系了桂溪街道,主动要求进入管控区开展志愿服务。
2月23日,王晓东和妻子领完结婚证,便进入了世龙公馆管控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原本和新婚妻子计划去三亚旅行度蜜月,但是疫情发生了,作为一名党员和退伍军人,我觉得服务社会比出去旅游更有纪念意义,我的妻子也很支持我,因此我更加坚定要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白天有他忙碌的身影,夜晚有他巡逻的守候,日均100层楼、平均20000步,协助医护人员上门开展核酸检测,挨家挨户上门对封控区内的居民进行人员信息排查,送外卖快递上门,王晓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退伍不褪色”的铮铮誓言。
志愿服务“疫”线医护来守护
“这有一个患者,28日要去省医院复诊,需要我们协调就医”。英郡三期防控工作人员打开“码”上问需台账时,发现家住英郡三期的曹阿姨患有三级心衰、糖尿病,需要外出就诊。志愿服务者小张立即联系相关医院,并按照约定时间免费接送曹阿姨外出就医。志愿服务者小张还建立微信群,安排“疫”线医护组成员、志愿服务者和防控工作者入群,通过线上密切关注曹阿姨的身体状况,为曹阿姨身体健康提供专属服务。
英郡三期小区有900余户,2600余名业主。居民多,需求量大,防控工作人员少,出现了“一多一少”的防控难题。为此,英郡三期封控(管控)区域管理服务工作专班向小区业主发出携手抗疫邀请,消息一发出,律师、医生、警察……等10多名业主立即响应,很快便成立了“疫”线医护组(提供医疗救助,守护居民身体健康)、“疫”线照护组(提供心理抚慰,关照居民心理健康)、“疫”线帮护组(协调邻里关系,营造小区和谐氛围)三支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者通过“码”上收集需求,建立微信群,实施“X+1”(多名志愿者服务1名业主)的服务新模式,让防控更精准,让服务更暖人。
据悉,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现有注册志愿者25866人,注册志愿者队伍295支。2月20日以来,桂溪街道通过“文明兴蓉”平台、企业、社区等广泛招募志愿者1300余人参与疫情防控。正因为抗疫一线志愿者的坚守、努力和全力以赴,才有更多人的平安和健康,他们用自己平凡的善举,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智慧和力量,用爱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