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范例丨“三个共享”构建和谐美好“希望古家”

2022-04-15 19:27:38  

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扩面、提档升级,2021年,成都市评选出1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范例,努力把中心(所、站)建设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大众平台、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

第六十五期——新津区古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古家社区位于四川省新津县工业园区A区,社区面积1.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07户1521人,常驻人口8307人。2020年2月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辐射周边3个实践点,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天府文化志愿服务队、巾帼志愿服务队、青年突击志愿服务队等6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了“希望古家 言行美好”“儿童友好社区”“民主协商议事示范小区”等项目品牌。

微信图片_20220415192506

古家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龙王渡二期为重点,依托“言行美好共享花园”“睦邻友好共享菜园”和“左邻右舍共享厨房”三个共享型文明实践阵地,通过社区环境整治、市民素质教育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不断优化小区环境,提高居民文明素养,大力培育文明乡风,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宜居美好的“希望古家”。

“睦邻友好共享菜园”

提升乡风文明

龙王渡二期集中安置10个乡镇,30个村民小组,共2522户5478人口,安置初期小区公共绿地被居民私自侵占开垦、倾倒垃圾等现象普遍,居民为抢占公共绿地时常发生邻里纠纷。针对上述问题,实践站进行多次专题研究,组织志愿者骨干、居民议事代表召开“议事会”,集思广益,最后决定结合居民喜爱种植的特点,打造可食地景——睦邻友好共享菜园,划定一片公共绿地用于农作物种植。让有种植劳作习惯的居民、志愿者报名免费认领承包,成为菜园管理员,管理员在种菜的同时,负责周边公共绿化和垃圾、杂物清理,目前已有13个单元“共享菜园”被认领。共享菜园有效治理了小区公共绿地脏乱差顽疾,成为群众拉家常、话文明、践风尚的新家园。

微信图片_20220415192539

“言行美好共享花园”

深化实践养成

为进一步优化社区环境,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实践站延续“共享菜园”模式,倾力打造“言行美好共享花园”。该“共享花园”依托小区闲置绿地,以景观改造为切入点,搭建“社区+居民+社区自组织/志愿服务队”多方参与的平台,居民、志愿者踊跃参与。社区自组织“绿意人生园艺小组”的志愿者带头认领承包并提供专业指导意见,居民们共同协商、参与、表决,制定花园公约,规范管理“共享花园”周边公共区域环境秩序。

微信图片_20220415192555

此外,在“共享花园”周边设置宣传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提示语,让居民在“共享花园”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理念的倡导者与践行者,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社区。实践站现已完成小区3处美好微花园打造,增补绿化带10处,增补树木花草5000余株,在引导、凝聚广大居民投身美好社区建设的同时增强了居民成就感、幸福感。

“左邻右舍共享厨房”

传递社会温暖

实践站从老年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需求出发,建成新津区首个共享厨房——左邻右舍共享厨房,积极整合志愿服务资源,帮助空巢老人、低保户及残疾人解决日常用餐问题。社区7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享受早餐3元、午餐6元的惠民价,残疾人每月可凭相关证件领取免费的爱心餐券。“共享厨房”一方面解决了弱势群体的餐饮问题,另一方面作为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定期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如就业培训、小区坝坝会、新市民新风尚活动、妇女儿童活动及传统节假日活动等。目前“共享厨房”已开展活动200场,在传递社会温暖的同时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微信图片_20220415192622

来源丨成都文明网、成都志愿者网、新津区文明办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