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晚至23:00 成都图书馆超长延时服务正式开启
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6月1日报道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书山之上,来自成都七中八一学校小学部一年级一班的全体同学齐声诵读《橘颂》,一字一句、铿锵有力,表达着对中华诗祖的无限崇敬和对求索精神的传承。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6月3日又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值此双节之际,成都图书馆通过一场“图书馆之夜——小小文化传承人”快闪活动拉开超长延时服务的第一天。
6月1日起
成都图书馆超长延时服务正式开启!
为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文化需要,即日起,成都图书馆及其主题分馆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将实行超长延时服务措施。开放时间由9:00—20:30延长至工作日9:00—22:00(每周一例行闭馆),节假日及周末(周五及周六)开放时间为每天9:00—23:00,届时,成都图书馆将成为全国延时开放时间最长的公共图书馆。
除了开馆时间延长外,成都图书馆及其主题分馆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还将围绕打造“图书馆之夜”阅读推广品牌,大量开展阅读体验、阅读交流、阅读消费等活动。一是开展“图书馆之夜”文化体验交流活动,包括阅读分享、音乐艺术赏析、名家讲座、读者沙龙、深夜书房、深夜剧场等;二是开展知识创新与分享活动,包括文创孵化、国际文化交流、时尚设计、新书发布等;三是开展人文艺术博览活动,包括文化艺术产品发布、特色书展、非遗展示等,形成现代综合性文化体验消费空间,成为城市夜间文化风景线。据悉,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将在6月份举办“探索科学奥秘 畅享智慧空间”数字体验活动、“掌上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体验系列活动——成都面人专场、趣味绘本·我们走错书啦、“我有新诗何处吟——杜诗的音韵之美”系列讲座等多场夜间阅读推广活动。
延时开放服务是对图书馆功能的深度充分挖掘,其实用性、便民性更拉近了图书馆与公众的距离,是公共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供给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次实行超长延时服务措施是充分发挥刚刚开放的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文化引领示范作用,有效提升图书馆夜间服务效能,打造成都本土“图书馆之夜”阅读推广新品牌。
浓情端午 欢度六一
“线上+线下”多场活动庆双节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天,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内还举办了“童心依旧 ‘悦’读成长”及“探索科学奥秘 畅享智慧空间”数字体验活动,邀请广大小读者到馆自行完成读书打卡和阅读分享任务,普及少儿阅读中心数字设备和数字资源使用方法,与小读者们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
6月3日端午节当日,成都图书馆还将举办“浓墨重‘彩’ ‘粽’古阅今”——我们的节日·端午线下阅读推广活动,活动包含相亲相“艾”(饮艾草茶趣味答题活动) 、“粽”情欢笑(端午故事亲子阅读分享会) 、浓墨重“彩”(编制五彩绳) 、“粽”古阅今(投壶游戏)四个游戏环节。让广大到馆读者在趣味游戏中充分感受传统节日文化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节日的认同感。
为了让更多读者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和图书馆用户体验,增强广大读者的节日文化认同,成都图书馆还持续采用线上+线下的阅读推广方式,开展多场线上活动,扩大阅读服务边界,进一步丰富市民的文化需求。
成都图书馆开展《二十四节气里的趣味游戏》线上直播,邀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科研员,现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齐德利博士带领小朋友去领略我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的趣味知识;联合新语听书开展“放飞那些无处安放的神兽——听书讲故事vlog大赛”给小朋友一个尽情展示的舞台;开展“‘粽’情端午 乐享拼图”线上活动,读者可通过观看视频课程,获得拼图碎片参与活动排名;联合维普期刊数据库在端午节开展“知识百科,百舸争流” 线上答题活动,让广大读者在线上互动体验中重忆端午习俗文化;联手人大复印库为你带来线上活动“读人大复印库,品端午文化精华”通过阅读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中端午文化相关论文,一方面让广大读者更好地认识到该数据库的价值、了解如何使用该数据库,一方面让大家更深入地学习、认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意义。
同时,为助力成德眉资同城化协同发展,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全民阅读,成都图书馆联合四川观察、德阳市图书馆、眉山市图书馆、资阳市图书馆共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依托四馆馆藏典籍,发挥公共图书馆文化传承和阅读推广阵地作用,号召、邀请广大读者朗诵有关天府文化的经典诗词,在“天府人文之声”音频栏目和四川观察新媒体平台进行传颂,展示四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阅读氛围,和读者共享美好阅读时光。(图由成都图书馆提供)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