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党员,我报名
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 宋雅婷)7月17日报道 “我是党员,我报名!”“收到,我报名!”......此次本土疫情发生后,成都及时应对处置,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锦江区、武侯区、成华区、青羊区、龙泉驿区及双流区黄龙溪镇相继开展全员核酸检测。
40℃左右的高温下,白天高温难耐,夜晚暴雨如注,为了守护市民健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中,无数位共产党员志愿者站了出来,奔赴一线。
他们,有的,战斗在各核酸检测点位;有的,马不停蹄奋战在社区流调路上;有的,甚至通宵坚守在封控小区,后勤运送......疫情防控一线,到处是他们忙碌的身影。
冲锋在前,逆行而上。他们筑起了疫情防控的“红色安全屏障”,默默奉献,守护着市民的安全。
第一次穿防护服 汗如雨下
微信群里,消息不断跳出,一小会没看,就有上百条之多。
陈雪瑶快速浏览了一下,接着在群里回复:收到,我报名。
▲陈雪瑶在核酸检测点位进行信息采集
这是成都银行高升桥支行的党员志愿者群,30多名党员志愿者,对口成华区。
7月16日,武侯、成华、锦江区相继发布通告,将在辖区范围内开展第二轮全员免费核酸检测。当晚9时,她看到群里征召党员志愿者。
本来已交了费要参加舞蹈集训的陈雪瑶,当时就作出决定:不跳了,去服务社区。
▲身穿防护服汗如雨下
7月17日早上5时,天还未亮。
睡眼惺忪的她,被闹铃吵醒。简单收拾了一下,她驱车去了服务的检测点:优品尚东小区。
周末的早晨,城市还未睡醒,路上车不多,一家早点铺已经开门,蒸上了包子馒头。陈雪瑶匆匆买了个包子,快速吃完。
在优品尚东小区前,几顶蓝色帐篷已经搭起,分隔线也已拉上。她被分配的任务,是信息采集员。
因为是信息采集,要与人近距离接触,需要穿上防护服。“我以前只是见过大白,知道他们很辛苦,没想到自己也将成为其中的一员了。”
正确穿一套防护服,需要十个步骤。在医务人员的协助下,穿好都要十分钟。
“就像被雨衣全部包裹着,闷。”陈雪瑶第一次穿,也第一次体会到了大白的真实状态。
检测从7点开始,到早上9点,她已经感觉汗如雨下了。“是一股一股从身体里冒出来,流下来。背后有一台电扇在摇头吹,但是没啥感觉。”
▲市民有序排队进行核酸检测
尽管很热,可一投入到工作中去后,也就忘了时间。认真核对身份信息,确保人证一致,是确保核酸检测有效的基本。“难度不算大,就是考验耐心。有些老年人不会用手机,就得手动输入身份证和名字,确保不出错。”
望着排队的长龙,一点一点的变短,也有一种成就感。
中午12时,优品尚东的检测点结束。“服务了3860人。”当脱下防护服后,皮肤已被汗水浸泡出了白色的褶皱。
“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要站出来,这只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朴素心声。”微风拂面,5个小时没喝水,陈雪瑶有些饿,也有些渴,但心里是满足的。
这只是一个检测点位,像陈雪瑶这样的党员志愿者,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散落在各个点位上,奉献了周末的休息,却做着很有意义的事情。
核酸检测点上 赤脚奔走的她真美
“命是三个瓶子给的,感谢今天给予我们社区帮助的人们。”7月16日凌晨2点多,拖着疲惫的身体,成都市成华区双水碾街道横桥社区党委副书记卢莉莎回到了家中,睡觉前她发了一条朋友圈,感谢大家一天的付出。三个瓶子,指的是支撑她一天的两瓶藿香正气水和一瓶矿泉水。
▲卢莉莎半夜发朋友圈感谢大家的帮助
7月15日下午1点多,卢莉莎接到核酸检测任务后,便立即投入到采样点位的布置中去。如何划分信息登记、划分检测区域,天气炎热需要注意事项、设置指示标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工作不能有一点闪失。
“想的越细,越能更好帮助大家。”烈日下,来回奔波的卢莉莎汗如雨下,衣服打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热的受不了时,喝瓶藿香正气液后便又继续工作。
考虑到高温天气下,老人、孕妇等特殊群体的不便,卢莉莎所在的横桥社区青年广场采样点,特意设置了“爱心通道”,老人、孕妇以及行动不便人士等特殊群体,借助这条“绿色通道”高效完成了核酸检测。不仅如此,采样点还配备了爱心药箱,里面有藿香正气水、创可贴、风油精等,以备不时之需。
▲卢莉莎光着脚蹲在地上检查核酸试剂
当晚9时许,夜空中突然下起大雨,原本闷热的天气瞬间变得清凉。由于准备充分,双水碾街道各采样点迅速搭起雨棚,方便居民及时躲雨,同时引导排队中的居民相互间共享雨伞,确保核酸检测工作有序开展。
“检测试剂有好多个?够不够?”暴雨中,卢莉莎蹲在地下和工作人员检查着检测试剂的储备,这时,大家才发现卢莉莎一直光着脚。
鞋子去哪里了?原来,卢莉莎今天出门时穿的平底单鞋被浸湿后导致走路不便,她就索性光脚奔走。“下午被汗水浸湿,晚上大雨后,又被雨水泡湿,走路打滑,所以光脚还要方便一些。”
▲横桥社区青年广场核酸采样点位
就这样,卢莉莎一直忙到16日凌晨1点多,才收拾回家。“我既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志愿者,在急难险重任务前,必须冲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守初心、担使命,为群众筑起疫情防控的‘红色安全屏障’,共同守护美好家园。”
记者了解到,双水碾街道共设置37个采样点,平均每个采样点便有8名左右的党员志愿者活跃在一线。他们穿梭在各点,引导居民有序排队,提醒大家戴好口罩,为居民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让现场核酸采样工作变得井然有序。
“守在防疫一线是我的责任!”
7月15日下午,参加完社区的工作布置会议,张敏就急匆匆地和同事一起,开始准备物资,搭建核酸检测点。
▲张敏正与工作人员沟通工作
张敏是猛追湾街道望平社区居委委员,也是望平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队员,这已不是她第一次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我是一名党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守在防疫一线是我的责任。”
晚上7点多,张敏所在的核酸检测点位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市民们戴好口罩,井然有序的等待检测。“我这次是做登记员的工作,就是负责扫码确认身份信息的岗位。”炎热的天气下,每个人都汗如雨下,防护服里的“大白们”闷热难耐。
于是,登记员岗位被分成了两批,每个人两小时轮班倒。“我是第二批,晚上九点多替换了同事,便已经开始下雨了。”
▲猛追湾街道望平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部分队员合影
然而,穿过多次防护服的张敏,第一次觉得自己似乎快“透不过气”来。“前天晚上,就觉得非常热而且很累,衣服全部被打湿了,手套里面也全是汗水。”到了晚上11点,张敏被同事替换下来时,她感觉到头晕目眩。
“我当时休息了大概二十分钟,才缓了过来。”在检测点旁边短暂休息后,张敏又投入到了工作中,一直工作到了凌晨1点30分左右。“在防疫一线做志愿者,始终想着把工作做到最好,也非常感谢我们居民,大家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
17日上午,张敏和同事的身影,又出现在望平社区的多个院落里……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