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嬢嬢递过来的这碗冰粉 真甜!
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7月18日报道 “来来来,小伙子太热了,吃碗冰粉!嚯,是闺女呀,赶快!嬢嬢给你换碗红糖多的,你先凉快一下!”16日凌晨,成华区新华社区的志愿者刘聪,接过了一位阿姨递来的冰粉。她说,那是她这辈子吃过最甜的东西。短短两天,作为一名基层志愿者新丁,刘聪感受到了什么是成都力量、成都温度。
7月15日,成都市的战“疫”的集结号吹响,基层党员与市民迅速集结、主动“请战”,刘聪便是其中一份子。
“15日下午,我开始是在对接社区,协调我们公司200多位职工的核酸检测问题,社区工作人员都很给力。”刘聪是成都建工第七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在得知成华区要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的消息后,看见社区人手紧张,她便主动请缨前往做志愿者。“我们公司党员服务队和辖区的很多热心同志后面都来了!大家都想干点力所能及的事”。
就这样,15日下午4点多,顶着近40度的高温,刘聪匆匆穿上“红马甲”,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
此次志愿服务,让她印象深刻。她看见,虽然这次疫情来的突然,但历经数次“大考”的成都基层依旧处处井然有序。从4点40报道,不到5点,社区就妥善分配好了志愿岗位。被分到核酸检测点负责检录防疫信息的刘聪,赶忙卸掉脸了上的漂亮妆容和隐形眼镜。“我记得是5点20分左右,社区就安排专人给大家进行志愿服务培训了,是那种简短但很专业的培训,大家真的第一时间都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要怎么做!真的让人切身感受到了成都基层的战疫速度与素养!”
6点50分,日头依旧毒辣。刘聪第一次套上防护服,化身“大白”进入核酸检测点位。
刘聪所增援的新华社区分布着很多老小区,常住的老年人多,暑期暂住的孩子很多,许多人没有办法第一时间出示健康码。“特别是一些上了年龄的老人家听力不太好,很多问题也需要反复大声解答,加上等待排队的人越来越多,后续等待的市民难免有怨言。”第一次参与社区一线工作,刘聪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本来就热,我急得不得了,穿着防护服说话行动都比平常费力很多。”
但好在社区有经验、有预案,志愿者也越来越多,最终在大家相互配合下,采样越来越顺利。有些年轻人采样完成后还主动留下帮忙。“我觉得,这就是成都力量吧!”
夜色渐渐暗了下来,温度没那么高了,暴雨却突如其来。等待核酸检测的市民着急起来。但没耽误多久,社区迅速架起了临时遮雨棚,就近回家拿伞的居民也一次拿了多把雨伞,现场分给有需要的人,队伍又重新恢复了秩序。
“暴晒之后又暴雨,在防护服里简直像蒸高温桑拿,中间一度还是热得我手抖,社区很细心准备了藿香正气液和补给液,也嘱托我们可以随时撤下来。”刘聪觉得,既然在最吃劲的一线,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加上现场市民们带来的温暖也在激励着她继续坚持。“我觉得这就是成都的战疫温度!”
直到16日凌晨,已经忙碌了近10个小时的刘聪和她的志愿者小伙伴们一起脱下已经能拧出水的防护服,这时她才发现自己双手已经发白发胀。
画面回到开始的一幕。刘聪接过陌生阿姨被递上的一碗凉爽但“温暖”的加糖版冰粉,眼角湿润了起来。“女孩子嘛,本来就比较感性,冰粉本来就是很有成都特色的食物,我端着那碗冰粉,真的感觉吃下去的是成都独有的那股子烟火气,品出来的是只有成都才有的那股子甜丝丝的力量感。”
16日白天,没休息几个小时,刘聪便又穿上“红马甲”,加入到了社区的志愿者队伍中去。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