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暴雨、洪水、溺水?防汛避险知识来了!
红星新闻网8月13日讯 近期,强降雨天气频发,汛情随之严峻。暴雨等强对流天气可能会引发山洪、泥石流、塌方等次生地质灾害,威胁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暴雨天出行应该注意什么?山洪到来如何自救?让我们一起学习防汛避险知识,正确防范。
一、进入汛期 将带来这些影响
汛期是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显集中出现,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时期。当土壤含水量达饱和时,可能引发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江河湖海流域地区水系泛滥,可能引发洪水。进入了强降水集中期,降雨强度大、历时长,突发洪涝灾害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天气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
二、防范避险如何做
1.日常关注
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科学生活习惯,随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做好家庭应急准备;密切关注汛期洪水情报,服从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安排,及时避难。
2.提早准备
家中常备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地处低洼地区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门槛,设置挡水坝,以防止洪水进屋。
3.提前排查
每年夏初要对房前屋后进行检查,留心附近山体变化,看山上是否有裂缝滑坡迹象;汛期到来前检查安全逃生的物品是否可以随时使用。
三、遇到洪水险情如何应对
1.低洼内涝应对
密切关注警示标志,切忌冒险涉水,水深未知路段应下车探索或绕行,不可盲目强制通行;车辆进水熄火后,切勿试图启动发动机,在外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车推向高处安全地带;发现溺水者,应迅速寻求协助,尽快从水中救出溺水者;应当避开危墙、危房。
2.道路行洪应对
雨中不应赶路,应尽快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中避雨;密切关注防汛警示标志,及时避开缺失井盖的收水井;暴雨中行车,应低速档缓慢行驶,保证足够安全距离;行人在路上被洪水冲倒,不要慌张,尽量憋住呼吸,想办法抓住地面上的凸起物站起来。
3.洪水围困逃生
被洪水围困时不要惊慌失措,安排自己和家人迅速向屋顶转移、暂避;如暂避的地方无法自保,可利用门板、桌椅、木床等能漂浮的材料转移至附近的高处或较安全的地方;如果不慎被卷入洪水中,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逃生机会。
四、如何预防溺水?发现溺水者如何处置?
为确保安全度汛,请大家提前了解灾情预测预报信息,学习防汛避险知识,提升防汛应急能力。
(本文综合:@中国消防、@四川消防、神鸟知讯)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