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榜榜榜榜榜榜……

2022-08-22 07:16:52  

红星新闻网(记者 张烁)8月22日综合报道 今年以来,成都全市上下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成都3家企业进入《财富》2022年世界500强、成都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入选全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地区……近期,成都捷报频传,都在哪些方面上榜了呢?一起来看!

2022年世界500强榜单发布

成都3家企业榜上有名

8月3日,《财富》杂志发布了备受关注的2022年世界500强榜单,总部位于成都的新希望控股集团、蜀道投资集团、成都兴城投资集团3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其中,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打破了成都本土市属国企《财富》世界500强“零”的纪录,蜀道投资集团则打破了省属国企“零”的纪录。这两家企业均为新上榜企业。

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榜

8月10日,赛迪顾问发布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百强榜单,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榜。据了解,本次评价主要面向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两类园区。其中,截至2021年,国家级高新区共计169家(含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级经开区共计230家。基于对园区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把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兼顾考虑指标的可获取性、可交叉对比性,2022园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共设置5个一级指标,24个二级指标,包含科技创新、产业跃升等。

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拟确定名单公示

成都5家园区上榜

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经济和信息化厅拟将独角兽岛近零碳排放园区、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近零碳排放园区、成都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近零碳排放园区等园区纳入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拟确定名单共17家园区,成都市共有5家园区纳入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

独角兽岛近零碳排放园区秉持全周期近零碳理念,探索站城一体开发模式,开展能源绿色低碳高效集中应用,打造气候适应型绿色低碳建筑群,构建园区近零碳能源系统,建设“能碳双控”平台。

天府总部商务区总部基地近零碳排放园区打造公园城市近零碳CBD,发展集中供能,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群,实施供冷供热90%电气化,构建三网融合出行体系,实现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成都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近零碳排放园区推动产业结构高端化,实施“气改电”工程,实施新能源汽车替代,建设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和屋顶光伏。

成都经开区绿色汽车产业近零碳排放园区实行产业绿色准入制度,建立碳排放统计管理制度,实现全面“零煤化”和减油行动,实施气候中和电能替代改造,推动生产产品由燃油汽车向新能源汽车转型,补贴开展出口企业碳足迹认证。

四川金堂工业园区近零碳排放园区聚集以“光伏、新型锂电”为核心的千亿级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工厂和生态碳汇公园,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打造绿色交通体系。

第四届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MC项目)榜单出炉

成都多家企业上榜

8月12日,第四届中国卓越管理公司(BMC项目)榜单出炉,共有50家企业入围上榜,其中包括新希望乳业、通威太阳能、海底捞等总部设在成都的企业。

据了解,于2018年落地中国的BMC项目为德勤具有29年历史的全球项目,由德勤中国、新加坡银行、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联合发起,旨在发现和表彰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卓越管理水平的企业,并以此引领更多民营企业重视长期、平衡和可持续的发展。

其评选利用了“卓越管理标准”的全球评选框架,主要从卓越管理的“战略、能力、承诺以及财务实力”四大基石切入进行评选,涵盖二十个细分管理领域。总部位于成都简阳的海底捞是连续第四年登榜,也是入选榜单的唯一一家餐饮服务企业。

成都唯一

邛崃获批创建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国家8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公布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的通知》,同意将全国49个申报单位列入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其中成都邛崃市榜上有名,成为四川省两个、成都唯一创建单位。

《通知》要求,各级农业农村、发展改革、科技、财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林草等部门单位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扎实推进先行区创建工作,聚合力量推进,把先行区创建作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力量协同,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聚焦重点推进,围绕农业投入品减量增效、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业资源集约利用、产业链低碳循环,探索符合不同区域、生态类型、主导品种的绿色发展模式;聚集要素推进,优化政策供给,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向先行区汇聚,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强化督促推进,省级农业农村等部门要对先行区创建情况开展日常监测和跟踪调度,认真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推介典型案例,扩大示范带动效应。

8个试点地区之一

成都市入选全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地区

日前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布全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地区名单,成都市成为全国8个试点地区之一,试点期2年。该试点确定8个地区分别为省级、地市级和区县级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地区。试点对象为国家工作人员、领导干部、青少年、社区居民、农村村民、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等,各试点地区分别选取重点普法对象开展试点工作。

成都市将承担青少年、社区(村)居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任务。试点要求,试点地区要加强教育引导,推动实行公民终身法治教育制度,要完善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对守法行为的正向激励制度等。日前,成都市委依法治市办等11部门已联合印发《成都市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了“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风尚基本形成;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增强;公民法治素养测评体系科学有效;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工作体系基本形成”的总体目标。

获评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称号

电子科大菁蓉逆向创新孵化基地脱颖而出

据悉,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网公布的2022年“科创中国”创新基地认定结果中,来自成都市郫都区菁蓉镇企业——电子科大菁蓉逆向创新孵化基地,从众多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获评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称号。2020年12月,成都市政府与中国科协正式签订“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合作协议,成都成为全国首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中,第一个全链条打造、全要素聚集、全体系构建、全域全境开展“科创中国”试点的城市。自试点以来,全市科协系统以“科创中国”为品牌引领,以“天府科技云”为平台支撑,力促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

电子科大菁蓉逆向创新孵化基地作为电子科大国家大学科技园五个孵化载体之一,由电子科技大学与郫都区政府校地共建,2017年正式入驻菁蓉镇,目前运营面积10000平方米。投运5年来,孵化基地始终聚焦“电子信息”,以电子信息行业龙头企业的产业需求为牵引,电子科大电子信息技术创新为驱动,构建逆向创新孵化新模式。

又一国字头新名片加持

成都获评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日前,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命名成都市等13个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的通报》,决定命名成都、南宁、鞍山、昆山、湖州、金华、洛阳、南阳、驻马店、襄阳、常德、自贡、泸州等13个城市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西部“最强大脑”

国家超算成都中心算力全球前十

近日,央视《新闻联播》系列报道《解码十年》关注到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这个西部“最强大脑”到底有多厉害? 2014年,四川天府新区获批成为国家级新区,如今,25家国家级科研院所在这里落户,西部地区首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投入运行。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运行维护部部长李佳佳介绍:“算力可以达到每秒钟十亿亿次,主机性能位居全球前十。”每秒钟计算量,相当于全球76亿人每人每秒计算一次,且连续算8个月。

(本文综合:央视新闻、成都日报锦观、川观新闻、红星新闻、交通运输部网站、四川省经信厅网站)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