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主,你好③ | 推进建圈强链 为“链属”企业专业赋能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杨燕棋)8月23日报道 近日,成都公示了2022年度“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集成电路产业链链主企业、工业无人机产业链链主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航空发动机产业链链主企业、新型显示产业链链主企业名单。
五大产业共24家企业入围,均是各行各业翘楚。作为产业链、供应链中的核心,链主企业将积极引导优质项目、人才资源、创新要素加速对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成都市也将对链主企业“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加快构建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深度融合,链主企业们要怎么做?又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红星新闻网带你来看!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专业赋能 带动“链属”企业高标准生产
资料显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机零部件重要制造商。在军机方面,研制生产了歼5、歼7、枭龙、歼10等系列飞机数千架,歼-10飞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外军机用户达十多个国家。在民机方面,与成飞民机公司一道承担了大型客机C919、新支线客机ARJ21、大型水陆两栖飞机AG600机头的研制生产;是国际一流的民机大部件供应商,累计生产交付民机转包产品一万多架份。
成飞不仅是中国航空企业中的佼佼者,也是前沿技术引领者。作为“链主”企业,成飞公司对“链属”企业设立了门槛。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飞公司主动释放一般产能,推动“非核心研发制造环节”向入园企业转移,以订单优先为指挥棒,吸引优质企业踊跃入园。同时,以“技术先进性、产品专业化、生产柔性化”的标准,遴选优质企业入园,入选率30%左右。
进入园区的企业,能够迅速得到成飞公司的赋能。成飞公司借鉴“空客模式”,向“链属”企业派出供应商代表,主动输出管理技术和经验,一方面能协同供应商生产高质量配套,提高供应商的履约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带动“链属”企业高标准生产。
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为飞机“造心脏”,为成都航空产业链发展添砖加瓦
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是我国航空发动机整机集成制造领域八大主机厂之一,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以研制生产航空发动机及其衍生产品为主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
据悉,中国航发成都发动机有限公司集中致力于发动机设计、制造、试验、相关材料研制等方面,建立中国航空动力研制和生产的完整产业链,以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整体水平,立足自主创新解决中国航空动力。
作为“链主企业”,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承担着飞机发动机的生产和研究重任,并和作为成都航空产业重镇的新都区携手共同为成都航空产业链的发展添砖加瓦。
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推进建圈强链 依托“链主”做强新型显示产业
去年12月10日,成都市召开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正式提出成都将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20条重点产业链展开工作。作为成都新型显示产业“建圈强链”的重要一环,今年6月29日,京东方成都车载显示基地项目主体结构全面封顶,即将开启全面竣工投产,标志着成都高新区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地的进程上又迈出重要一步。
▲京东方成都车载显示基地项目建成效果图
近年来,成都致力于通过“强链稳链补链”思路招引项目,围绕京东方等新型显示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由上游原材料和零部件、中游显示面板和模组、下游显示应用组成的产业生态圈,扎实推动产业生态圈打造,不断推动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下一步,将聚焦电子信息产业“芯屏端网”细分领域,依托“链主”企业力争引进一批配套企业,如芯片制造、晶圆制造、关键核心材料和设备、封装测试等行业企业,攻坚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领军企业,持续夯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势,不断优化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一举打破垄断
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宜宾市考察了极米光电有限公司,了解企业自主创新等情况。极米科技因此“出圈”。很多人对国产投影设备和技术有了新的了解,还有更多人突然发现,原来自家的投影仪来自这家诞生于成都的企业!
作为科创企业,极米科技一直注重研发,尤其在光学技术方面做了大力投入。董事长钟波介绍:“在2021年,极米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9.3%,达到2.63亿元。现在已经实现了光机的自研自产,光机就相当于液晶电视里的液晶屏,是最核心的部件。”2018年起,极米科技打破国外品牌在中国投影机市场的垄断局面,并连续4年蝉联中国投影机市场出货量第一,产品远销日本和美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登陆了上交所科创板。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发挥“链主”企业带动引领作用
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占地总面积2000余亩,投资300亿元兴建了技术领先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全套的汽车生产四大工艺。建成投产以来,已累计生产大众品牌与捷达品牌汽车超540万辆,成为成都汽车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一汽大众
2021年,一汽-大众数字化研发中心在成都揭幕,依托龙泉驿区汽车产业集聚发展优势和智能网联战略优势,项目建成运营后,将主要从事汽车智能网联及营销数字化业务研发,以数字化研发中心为核心抓手,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研发及软件研发人才建设开展工作。
今年,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通过“成都工业旅游示范点”评审并被正式授牌为“成都市工业旅游示范点”。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汽-大众成都分公司将充分发挥成都汽车产业链“链主”企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积极投身汽车知识普及与工业文化传播工作,成为成都市第一家打开大门,开放车间,探索工业旅游运行的汽车整车企业。
(本文综合自红星新闻、川观新闻、龙泉驿发布、成都高新官微)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