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工保产 东西城市轴线等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9月16日报道 隧道掌子面钻机打眼、装药、爆破,二衬台车对隧道拱墙进行着混凝土二衬浇筑,旁边风机呼呼作响……近日,在东西城市轴线东段二标段龙泉山一号隧道进出口洞内,十余台机械设备来回穿梭,数十名工人身着防爆服全神贯注地忙碌着,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自成都市“8.25”本土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经过全市人民齐心抗疫、持续攻坚,当前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正有序有效推动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恢复。
为实现项目进度不减速,建设有成效,成都兴城集团下属成都建工集团各单位及项目部积极与属地政府相关部门对接,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基础上,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保供保产“两手抓”,共同按下项目建设“重启键”。截至目前,该集团大成都范围内约120个项目复工,项目运行稳步有序 施工热度逐渐回暖。
东西城市轴线施工建设不松懈
夺取战疫、生产“双胜利”
疫情来袭,城市慢了下来。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成都兴城集团下属部分单位采取“防疫泡泡”闭环生产管理模式,保障项目正常生产运行。
东西城市轴线被称为成都东西向“天府大道”,是推动成渝相向发展和成资同城化发展的重大工程,是连接中心城区与东部新区、展现大都市形象的重要廊道。作为“东进”重点项目,成都兴城集团下属成都建工集团路桥公司东西城市轴线东段二标段龙泉山一号隧道项目建设现场,生产进度正常有序进行。
本土疫情暴发后,该项目部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研判会,分析疫情形势及疫情防控对隧道施工生产造成的影响,并对现场安全生产、物资保障、人员分工等相关工作提早进行了安排部署,最终采取了“防疫泡泡”闭环生产管理模式。自8月25日以来,始终铆足干劲,确保风机等瓦斯隧道安全设施不停运转,仰拱填充、拱墙二衬等施工工序有序推进。
▲龙泉山1号隧道建设现场
“我们严格落实防疫政策,统筹规划,强化措施,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放松,一手抓安全生产不懈怠,全力推进安全生产。”该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来天,项目累计开挖隧道约80米,仰拱填充116米,拱墙二衬24米。
“在防疫方面,项目全体人员实施封闭式静态管理,严格落实全员每日核酸检测,做到一人不漏,一码必验。”该项目部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下,项目实施防疫工作情况日报制度,并且做到每日验码、每日核酸、测体温、登记、消杀、信息报送等工作,联防联控至每一名民工,特殊情况做到追根溯源,保证防疫工作落实的及时性、有效性、可控性。“我们持续夯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以更加精准精细的举措抓牢安全生产,持续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奋力夺取战‘疫’生产‘双胜利’”。
现场推进、远程协同
成都体育学院新校区建设不停歇
9月10日,在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畔,成都体育学院新校区首开办学区域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很快,这里将迎来第一批新生。
此次本土疫情期间,成都兴城集团下属成都建工集团的建设者们通过闭环管理机制,加快推动项目建设,确保项目如期投入使用。
▲成都体育学院新校区
“各项目部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根据应急预案,在项目现场第一时间实施闭环管理,为复工复产做准备。”9月1日,根据成都市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要求,成都体育学院新校区项目施工现场立即进入闭环管理模式。参与该项目建设的成都兴城集团下属成都建工集团七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下,在得到分区分级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通知后,该公司立即有序对接业主监理单位,制定复工复产方案。
“面对部分一线施工人员居家隔离,部分材料运输受限等实际困难,我们公司因地制宜积极对接协调,做好人员、材料的组织工作逐步有序恢复现场施工。”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各项目部严格落实疫情管控要求,项目施工现场每日对办公环境,生活环境进行消杀处理,严格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验核酸报告等规定工作。居家人员采取远程协同办公等技术手段,开启“远程办公”管理模式,科学有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做到防疫和生产两不误。
据介绍,成都体育学院新校区分两批次建设、两批次投用,目前已达到投用条件的一批次,包括教学楼、实验楼等,二批次建设的体操馆、游泳馆、图书馆等将在2023年9月投用。目前,在建设现场,机械高速运转,工人们忙碌往来,施工建设丝毫没有松懈。
据了解,目前,成都兴城集团下属成都建工集团七公司负责的成都市域在建项目中,城东体育公园综合运动场馆建设工程、天府国际智慧物流供应链产业社区项目、东部新区第三人民医院提升改造项目等12个项目有序复工生产,其余在建项目复工工作也在有序推进中。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