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中蝶变,简阳不简单

2022-10-14 12:09:00  

成都简阳的时代方位:建设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城市,打造“五个新简阳”

2016年5月,简阳正式成为成都的一份子,过去的六年,是简阳跨越式发展的六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成都都市圈建设、天府国际机场通航等多重机遇交汇,为这片区域带来了最富足的发展时机。六年时间,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构建,临空物流、航空航天、新电商经济、智能制造等高能级产业体系加速成型,上千亿的投资纷纷落地,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一年一跨越,早已不只是“蜀都东大门”这样简单。

“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

简阳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建设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城市,打造‘五个新简阳’”为目标任务,全面提升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建设空港简阳、实力简阳、宜居简阳、活力简阳、幸福简阳,加快成为成渝相向发展桥头堡、同城化发展新支撑、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QQ截图20221014120419

新时期下,塑造什么样的城市形态呈现给世界?依靠什么样的比较优势吸引人才?凭什么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贡献?——简阳在“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找寻自己的时代方位,上演一场华丽蝶变。

产业跃升

迎产业重塑窗口期,塑高能级产业体系

民航业界流传着“1:8效应”:办好一个机场,就像开启一扇大门,随之而来的人、资金和信息,将推动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机场的投入产出比可以达到1:8。

天府国际机场开航投运,简阳的临空经济优势日益突出。“航空枢纽已成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临空经济将成为我国新发展格局中最具活力的增长空间。”在中国民航大学临空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曹允春看来,这将推动简阳由交通节点型城市向交通枢纽型城市转变。

2

▲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效果图

“1空”再加上“7高14轨22快”,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一旦成型,不沿边、不靠海的简阳也将成为国际空港门户枢纽城市,联结全球的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深度融入区域发展,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

交通是构建立体全面开放格局的重要支撑,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动脉。以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和成都都市圈建设为依托,简阳早就绘制了一片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蓝图。

成都空天产业功能区、简阳临空经济产业园,正在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建设。四川空分集团、四川港通医疗设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升级;川能数产、星河动力等一批科技创新的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地,不断增强实体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内培”与“外引”并重,简阳构建起“2+2+1”三次产业体系。

在简阳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构建高能级产业体系”是重点工作之一。对于产业发展,简阳有着清晰的思路:建设高水平产业功能区、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推动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形成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新优势。

东部新区的成立,也为简阳产业能级大幅提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成都“做优做强郊区新城”,不仅推动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更是加快与中心城区和城市新区联动打造功能组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随着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简阳产业空间大、生产成本低等优势进一步显现,承接产业辐射带动和产业溢出功能进一步增强。

当新一轮重大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转移的窗口期开启,作为“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重要节点,简阳正在创新经济组织方式,以产业功能区建设重塑城市经济地理,以科创空间聚集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以有效投资优质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建设东部区域智能制造高地。

形态焕新

建公园城市,蓝绿交织下的“绿意”和“温度”

从成都驱车到简阳,无论走哪条路,都能见到“城山相映、人水共生”山水公园城市的一角。鳞次栉比的新建高楼,阳光下生机勃勃的景观绿植,正在火热建设中的重点项目……这座融入成都区域内最年轻的城市,表现出充沛的活力。

进入城区,一条沱江蜿蜒穿行,江畔的绿道、公园,让绿意回归城市,青山绿水共为邻。“印鳌拱璧、金绛流虹、龙门锦浪、应第莲池、一塔凌云、四崖泛月、渔村暮艇、朝阳曙阁”,过去流传在简阳人口中的“简州八景”,正以不同的形式一一重现,再次成为千年简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3

▲沱江夜景

一座城市,经济发展是根本,但以人为本的生活方式才是灵魂。很显然,简阳在这点上,有此自觉。

成都向东而来,简阳千年一变。简阳致力于打造宜业宜居山水公园城市,依托独特的山水资源优势,塑造公园城市形态、培育特色城市文态、营造优美城市生态,建设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城市。

沱江、葫芦坝、鳌山、龙王山是简阳值得骄傲的生态本底,曾经的荒山浅丘正在一步步向如今的公园进化——鳌山公园、天星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杨柳公园、印山公园、棋盘山森林公园接踵而至……

一个个公园落地推进,一条条绿道连点成线、连线成环、连片成网,“城市级、片区级、新镇级、社区级”四级公园体系逐渐成型,抬头见绿、出门进园、移步换景成为越来越多简阳人生活的常态。山水呼应、蓝绿交织,这些“小而美”的小游园、微绿地、口袋公园,让城市有了“绿意”和“温度”。

QQ截图20221014120749

▲山水公园城市

数据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简阳建成各级绿道205公里,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4.2平方米增加至15.9平方米。与此同时,简阳累计投入资金235.9亿元实施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6.2%,增加学位6.8万余个,提标改造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个、村卫生室199所,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当城市发展从经济逻辑转向人本逻辑,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城市的经济实力转变成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生活在简阳的人们,已经感受到这里打造人性化城市、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的最大诚意,他们徜徉其间,享受着幸福与美好。

城市提能

乘势而上,构建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城市

城市纵横的街巷间、乡村阡陌的林盘中、产业功能区的公共设施里……一个个公园城市的“新场景”推动简阳从“产人城”到“人城产”的发展顺位转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旅行、工作和生活。

按照成都相关规划,到2035年,龙泉山以东区域人口将达到3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5万人。简阳现有常住人口为73.8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39.7万,占53.80%。

可以预见,未来成渝地区产业、人口及各类生产要素将更为高速流动、高效集聚,加上成都都市圈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天府国际机场的建成投运,简阳城市人口将呈现加速流入的态势。大批优秀专业人才选择简阳、落户简阳,无疑将全方位提升简阳的区位优势,增强简阳的势与场。

回顾刚刚走过的“十三五”,简阳的地区生产总值迈上500亿元台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连续两年被评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市、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入全国百强县(市)。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中,简阳位于成渝“主轴”上。在四川省内,简阳又受到天府新区、成都东部新区的直接辐射,同时也是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中的关键纽带。简阳是成渝相向发展桥头堡、同城化发展新支撑,将与东部新区一体发展、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共建面向世界的“未来之城”……如此种种,势必成为简阳下一个“五年”城市发展转型蝶变的重要推动力。

简阳提出,到2025年,现代产业体系、综合交通体系、高品质公共服务体系初步构建,城乡发展深度融合,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国际空港门户枢纽功能初步形成,智能制造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山水公园城市宜业宜居品质充分彰显,初步建成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城市。

到2035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乡基层治理基本实现现代化,先进生产要素富集活跃,城市文化开放包容,国际交互能力发达便捷,建成宜业宜居山水公园城市、东进区域智能制造高地,成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的重要支撑、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城市。

借梯登高、乘势而上。当前的简阳,正处于城市发展的转型蝶变期,城市的梦想与荣光,也将随着每一次城市的能级提升,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耀眼绽放。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