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耕地端牢饭碗!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成都农业领域反响热烈

2022-10-20 07:24:00  

红星新闻网(记者 宋雅婷 但唐文)10月20日报道 金秋十月,神州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_副本

这几天,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专家学者,新农人们,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等话题反响热烈。四川农业大学水稻育种专家李平教授时刻关注着党的二十大会议动态,了解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对三农工作作出新部署后,让他显得尤为振奋。“这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增强了工作的动力和信心。”

3

邛崃市的天府现代种业园是国家在西南首批布局的唯一国家级种业园区,天府现代种业园堪称四川种业最强大脑,被誉为种子的“诺亚方舟”。如今,四川农业大学水稻育种专家李平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正在这里开展着水稻育种、种子工程技术研发等工作。三十多年来,李平教授的团队一直致力于开展生物技术在水稻品种改良中的应用,包括分子标记辅助改良水稻的抗病性和抗虫性,分子设计育种综合改良抗病虫性、耐逆性(高温、低温)及米质,以及重金属低积累水稻品种选育等。“培育优良品种,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保障。一个好的品种常能使粮食生产获得更高的产量,更优的品质,更好的抗性,更适应机械化生产等。”

自2018年以来,李平带队的邛崃科研基地已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比如优质抗病、重金属低积水稻品种选育,育成了一批不育系和恢复系,如不育系有康香A,恢复系有荣绿占、荣康丝苗和菁安丝苗等。“还有达国标二级米以上、食味品质好、易繁易制的品种,如荣胜优520、崃香优20、崃香优686等,抗病虫优质稻川两优715等。”

今年四川的水稻秋收季刚落下帷幕,李平和他团队在成都市邛崃、崇州等地方合作建立的示范区再一次取得了丰收,水稻品种选育也取得了进一步的成果。李平表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种业强则农业强,为助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他将更加努力做好种业科技创新,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提供更有力的科技支撑。

1_副本

在成都崇州市,近日,90后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王伶俐正忙碌着与合作社的村民们,商量着接下来的计划与安排。记者了解到,目前,崇州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6.43万亩,全市有2564名农业职业经理人。2021年粮食面积47.39万亩,产量22.34万吨。2022年全年计划粮食面积47.51万亩,产量22.4万吨。

王伶俐告诉记者,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的报告,她的心情非常激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一名奋斗在乡村的青年农业职业经理人,我会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继续扎根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把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作为对自己的基本要求。”王伶俐说,今年,合作社会播种小麦3900亩,播种优质的小麦品种。“同时,我们也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来实现粮食提质增效,切实为筑牢‘天府粮仓’,端牢中国饭碗作出自己的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