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三季度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40432.8亿元,同比增长1.5%
红星新闻网10月25日讯 据四川省统计局25日消息,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省内频发疫情、高温干旱、缺电保供、地震灾情等多重冲击,全省上下坚决贯彻“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统筹抓好抗击灾情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克难前行,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持续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前三季度全省经济承压前行、彰显韧性。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前三季度四川地区生产总值为40432.8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720.6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4732.8亿元,增长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0979.4亿元,增长0.7%。
一、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初步统计,前三季度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4.5%,大春油料作物产量增长2.6%,中草药材产量增长14.0%,茶叶产量增长11.2%,水果产量增长6.5%。猪牛羊禽生产稳定,生猪出栏4665.9万头,增长6%;牛出栏209万头,增长4%;羊出栏1246.8万只,增长3.4%;家禽出栏4.9亿只,下降1.4%。
二、工业生产保持增长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6.9%。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集体企业下降39.8%,股份制企业增长2.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9%。
分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5.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2.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4.2%。
从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看,发电量同比增长12.4%,天然气产量增长5.9%,汽车增长17.8%,啤酒增长5.5%,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增长4.3%。
高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24.4%,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3.9%,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增长6.4%。
工业利润快速增长。1—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00亿元,同比增长14.8%。
三、服务业缓慢增长
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其中,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7%,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5.7%,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5%,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下降1.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下降2.1%。
四、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9%。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5.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5.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3%。
从房地产开发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商品房施工面积下降1.6%,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26.4%。
五、消费品市场小幅下降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45.3亿元,同比下降0.2%。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294.9亿元,同比下降0.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050.4亿元,增长0.6%。
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2188亿元,同比下降10.4%;商品零售15157.3亿元,增长1.5%。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商品零售额1182.9亿元,增长11.5%。
从热点商品看,16大类商品有10类零售额实现增长,其中,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20.8%,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20.5%,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4.5%,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8.1%,日用品类增长5.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0.9%。
六、进出口持续增长
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总额7349.6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出口额4438.3亿元,增长13.6%;进口额2911.3亿元,增长4.5%。
七、税电指数处于景气区间
前三季度,全省税电指数103.0,其中,生产指数102.6,销售指数103.5。
总的来看,三季度以来,多重超预期因素对我省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冲击干扰是短期的、经济下行是暂时的,我省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空间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总体稳步恢复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随着稳增长增量政策持续加力、外部因素冲击影响持续减弱,我省经济有望稳步恢复。
下一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战四季度 大干一百天”的重要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拼经济搞建设、灾后恢复重建等各项工作,努力保持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本文来源:四川统计)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