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电子信息产业 《天府工匠》高新区一显身手
红星新闻网(记者 李慧颖)11月3日报道 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制造强国的重大部署,《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紧密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发力点,以更好的设计和策划,为技能和人才提供更大的舞台。今日,《天府工匠》在成都电子信息产业高地核心区——高新区进行了第六场户外实景录制。带着新的使命,聚焦先进制造业,聚焦科技创新,聚焦成都首个产值破万亿的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天府工匠》总制片人詹远介绍,今天是《天府工匠》大型节目继走进双流、四川天府新区、德阳市、成华区、郫都区之后的第六场外场实景录制。
本场录制的主题是聚焦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主要承载地,高新区拥有规上电子信息企业184家,包括英特尔、德州仪器、京东方、华为、富士康等龙头企业,已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了以“芯-屏-端-网”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在全国电子信息产业版图占据重要一极。2021年,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规上企业产值4702亿元,增长24.2%。
录制现场,来自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有限公司数铣高级工梁景波、成都宝利根创科电子有限公司的制造工艺工程师吴锐、成都四威高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的电子装配工谌勇、富士康鸿富锦精密电子有限公司叉车工马贵帮,4名成都工匠登上实景舞台,挑战和展示各自的绝技。其中,数铣高级工梁景波挑战的是制造3D打印钥匙,他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仅仅通过肉眼观看完成测绘、建模、打印、开锁四个步骤,并救出关在房间内的主持人。叉车工马贵帮挑战的是使用叉车,将一台1.5吨重的轿车抬举起来,并要在规定时间内将轿车的四个轮子平稳的放在四个直立的啤酒瓶上面,这个项目对挑战者的心理素质和手上操控能力考验极大。电子装配工谌勇挑战的是在短时间内通过记忆,准确链接电线,成功点亮多达350只灯泡,这项挑战哪怕出现一丝错误,就将宣告失败,而高精密模具制造工程师吴锐挑战的是用直径0.2毫米的丝分别去穿过直径0.5毫米的10个小孔,还不能碰到孔洞边缘,非常考验挑战者的心细手稳。
据了解,《天府工匠》节目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制造强国”为己任,旨在全面贯彻国家“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节目立足成都、联动全省、覆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采用“大型季播综艺节目+系列工匠短视频”的内容生产方式,以“优秀工匠”即“匠人”为内在核心,以“技能挑战”为外在形态,采用“大型综艺演播室+大型外场实景巡回录制”相结合的模式,充分植入典型城市场景和产业地标,突出“生产场景舞台化、技能展示艺术化、竞技挑战综艺化、人物讲述故事化”,大力展示全川包括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的现代产业发展优势和机遇。
到目前为止,《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战融媒体节目已经先后聚焦双流航空产业、天府新区科技创新产业、德阳重型装备制造产业和成华区智能制造产业、郫都区的生活与工业产业以及今天的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并且将这些“硬核”技术转化为极具趣味性、可视化的展示和挑战项目,力争让观众在感受工匠精神的同时领略现代工业的神奇与技术之美。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
编辑: 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