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表演、展民俗、逛市集……这场民俗闹春活动带来浓浓年味
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1月15日报道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1月15日,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成都市文化馆、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各区(市)县文广旅行政管理部门承办,各区(市)县文化馆协办的2023“成都文化四季风·民俗闹春”市级集中示范活动乘着党的二十大东风,拥着“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温馨和谐氛围,在崇州市唐人街隆重举行。
民俗荟萃聚攒年味
本届“民俗闹春”活动的“优秀民俗节目展演”由“走基层”文化惠民活动中的优秀节目为依托,共选送12个节目参演,表演形式除涵盖舞蹈、杂技、川剧、相声、歌曲等,包括第十九届全国群星奖入围作品——由成都市文化馆四季风合唱团演唱的《观沧海》《娄山关》,整台节目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带我们感受成都独具一格的文化气韵,领略“世界文化名城”的别样魅力,体会“国际音乐之都”的动人气魄。
特色集市“潮”显文化
除开优秀民俗节目的展演,现场还设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活态展示、“我们的节日·春节”系列群众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以及文创集市。糖画、剪纸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现场展示,剪纸、赏花灯、手书春联、福字活动等多个惠民活动在现场开放体验,增添了热闹、纯正的传统年味。活动还包含各区(县)的文创产品,如宽窄系列文创产品(曾获得设计界“奥斯卡”奖项之称的德国红点奖2020年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蜀绣文创产品、熊猫系列文创款式等,构建引领性行业交流展示平台,促进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开发,打造沉浸式的成都文化与非遗文创潮玩体验,形成特色文创市集,进一步激发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促进世界文创名城建设。市民和游客们漫步其中,兴之所至、趣之所达,或在非遗项目感受传统魅力,或于惠民活动获取趣味体验,或临文创市集欣赏心仪之物。现场人头攒动、笑声不断、热闹非凡,既满足社会公众对文化的多元化需求,又能让市民充分感受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碰撞产生的火花。
经典品牌焕新出圈
今年,是“成都文化四季风”的第十二年,2011年起,成都市按照“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大品牌、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大平台、促进群众文化活动水平大提升”的思路,以“民俗闹春、音乐消夏、欢歌庆秋、劲舞暖冬”为季节性活动主题打造“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截至目前,活动共在市、县一级组织开展了2600余场大型集中示范性活动、近4.6万场乡镇(街道)、村(社区)系列活动,累计吸引6460余万人次直接参与,培养文化力量,丰沛群众生活,滋养艺术之花,解锁无数蓉城幸福瞬间,形成哪里有市民,哪里就有“四季风”的生动实践。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2023“成都文化四季风”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将在既有的活动模式和品牌特点的基础上,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决策部署,线上线下齐发力,瞄准新兴文化,引入多元主体,创意开展活动,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促进区域共建共享,发起社会机构组织文化参与和文化创造的热情,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市民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接下来,“成都文化四季风”将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自觉增强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通过进一步丰富全民艺术普及的形式与业态,着力推动成都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成都全面推进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