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味渐浓 江浙多举措提振消费
红星新闻网2月11日讯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新年伊始,江苏省政府发布了《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共12方面42条,其中,在“着力恢复和提振消费”方面作了明确要求;浙江发放消费券15亿元,其中春节期间消费券使用超4亿元……餐饮小吃重现排队等座,各大酒店“一厢难求”,多个景区人山人海……各地抓住春节机遇,通过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激发消费热情、释放消费潜力,不断为经济稳增长注入更大动力。
奋进起春潮 江浙多措并举激发消费信心
为提振市场信心,浙江已发放消费券15亿元,其中春节期间消费券使用超4亿元。如杭州分三轮发放2000万元餐饮专用消费券,同时为在杭务工人员发放600元消费券。宁波市县联动,2轮发放6亿元消费券,涉及10多个券种,并专门面向留甬过年的市外员工发放1000万元专属消费券等,撬动销售金额12.34亿元。温州发放9000万元通用消费券和1.8亿元专用消费券,涉及批零住餐、文旅、体育、娱乐以及年货、团年饭(预制菜)、汽车等多个领域。金华市武义县发放8000万元温泉消费券,永康市发放5000万元汽车、家电消费券,对特色和大宗消费拉动作用明显。
春节期间,浙江400多家国有景区及部分民营景区推出免费游优惠,这也推动该省旅游消费异常火热。此外,在文娱消费方面,贺岁佳片助力浙江电影市场兔年开门红。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浙江全省2023春节档总票房突破4.25亿元,观影人次超过732.49万,同比分别增长14.86%、23%。
江苏各地也都拿出实招硬招,激发消费信心。江苏省政府近期发布的《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江苏将持续办好“苏新消费”四季主题系列购物节、江苏味道餐饮促消费活动和全省销售竞赛季活动。新措施中还提出,要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绿色智能家电下乡等促消费活动,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春节假期,江苏各个度假区、旅游景点争相推出了各种丰盛的游园活动,积极拓展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新场景,以消费形式的创新点燃大众的消费热情。
南京积极实施文化“小店计划”,政府出手推广文艺范儿十足的特色店铺,不断引客流聚人气;苏州14家金融机构与当地重点商业综合体,共同推出数字人民币红包促消费,预计总补贴资金将达1745万元。无锡免费开放47个旅游景区,同时向外地留锡职工派发50万次免费地铁券。盐城拿出1.2亿元“真金白银”,推动住宿、餐饮、商业零售、家电等消费。宿迁泗洪举办文化年货大集,展销刻纸、布老虎鞋等40多项非遗项目,增加年味的同时,激发消费活力……江苏各地都在着力恢复和提振消费。
综合施策 让消费火起来
江浙消费向暖向好的背后,是多种因素的共同支撑,例如年货节推动市场回暖、消费券提振市场信心、商圈步行街活力涌动、餐饮消费回暖快速、线上消费表现亮眼、文娱消费热情高涨等。着力恢复和提振消费,不仅让消费者享受福利,也让全社会市场主体信心更强,干劲更足。
“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已成为2023年经济增长的关键词。1月28日,节后首个工作日召开的国常会指出,要乘势推动消费加快恢复成为经济主拉动力。加力扩消费,推动帮扶生活服务业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政策全面落地。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促进接触型消费加快恢复。春节消费的强劲表现,充分展现了我国经济强大的活力、潜力和韧性。随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消费信心有望进一步增强;同时,我国此前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突出稳经济大盘、稳就业、稳物价,为后续消费持续恢复提供了坚实基础。
市场回暖向好 各地干劲更足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消费的恢复和提振无处不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之际,中国经济怎么走,经济大省的表现是重要风向标。江苏、浙江的一系列举措,响应中央号召,聚焦市场主体,为全国提供了“范本”。随着兔年开启,全国各地也密集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为提振消费提供有力支撑,线上线下消费加快恢复。
政府制定支持商贸流通行业促进居民消费等政策措施;发放消费券、过年礼包、稳岗红包等“点燃”消费市场;打造文旅体验产品、组织特色文化活动,为文旅消费注入新活力;出台购车优惠措施;正视房地产行业,坚持“不炒”底线……多角度提振消费,让消费者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激发市场活力。
(本文综合:人民网、央广网、中国新闻网、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宁波发布、每经网)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