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天播下阅读的种子 “为你读书”公益行动走进河南舞阳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 实习生 赵一依)2月24日报道 2月21日,河南省舞阳县侯集镇余庄小学的图书室,外孩子们涌上前问道,“真的有很多新书吗?”。
他们口中的这批新书,是“为你读书”公益行动,携手河南广播电视台、河南省委网信办驻舞阳县余庄村工作队送来的。接下来,项目组将继续向平顶山鲁山等近10所乡村小学捐赠共计万册的优质图书,为偏远学校的孩子们送去书香。
▲拼多多“为你读书”公益行动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向河南省乡村小学捐赠图书。董旭 摄
一本卷了毛边的《昆虫记》
余庄小学,生源辐射7个行政村,300多名学生中多数是留守儿童。上一代人大都在外务工,年底再如候鸟般飞回。
为了改变这种境遇,“90后”教师张亚丽回到了大山任教。张亚丽笃信一点:“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一天,数学老师领着她班里的一名男生前来“告状”:孩子在数学课上看课外书看得入迷。那是一本被翻得卷了毛边的《昆虫记》。问及为何要在课堂上偷偷地读,孩子答道,书是从邻居家借来的,后边还有其他同学排队,等着传阅。
“他们是多么需要一本书啊。”张亚丽意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是,有书可读。
这也契合了“为你读书”发起的动因。从2021年4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孩子们收到捐赠的第一本书开始,拼多多“为你读书”公益行动的足迹,遍布西藏、新疆、甘肃、青海、贵州、陕西、安徽、云南、湖北、江西、湖南等地的山区中小学、特殊学校。截至2023年2月,已累计捐赠图书超30万册。
“看到孩子们捧着书,你就会觉得这是一件微小但很了不起的事情。”张亚丽的感受,也是“为你读书”公益活动的意义所在:或许微不足道,却如同埋在地里的种子,只要一点水分、一些阳光,就有新芽破土。
▲2月21日,“为你读书”公益行动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走进河南省舞阳县侯集镇余庄小学。该校语文教师张亚丽正给学生们讲述阅读方法。董旭 摄
一份站在巨人之肩的书单
余庄小学五(2)班的王熠晴,熟读《三国演义》,偶像是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孕育出了一个“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志向。
她的好朋友郭瑞莹,则享受在柯南·道尔营造的悬疑世界里体验“烧脑”的乐趣,同极具人格魅力的大侦探福尔摩斯一起探寻蛛丝马迹。
“丁丁是完美的小英雄,是我想成为的人”,五(1)班的黄玥婷喜欢跟随丁丁探访各个神秘大陆,也难以忘记《蓝莲花》中丁丁来到中国的兴奋,渐渐也生发出朦胧的反战、和平和人文主义思想。
“我们的孩子处在中国和世界对话,传统和未来碰撞的历史节点”,比起捐赠书籍的数量,余庄小学校长郭振军更在意优质内容。
▲“为你读书”捐赠给河南省舞阳县侯集镇余庄小学的图书,已全部分类、上架,面向全校师生开放。董旭 摄
这是“为你读书”公益捐赠项目的特点之一,每一次捐赠的书籍都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点对点定制,并请教教育文化界人士筛选、确认。
此次捐赠的书单,“为你读书”项目组与河南广播电视台、校方多次讨论,反复研究,既要考虑孩子看不看得懂,喜不喜欢,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孩子的成长特征,也希望孩子们能透过薄薄的纸张,激扬的文字,与先贤畅谈,和自我对话,站在巨人之肩望见文明的广阔。
余庄小学的图书室被填满了,孩子们可以从《地球的故事》跌宕起伏里,感受斗转星移的变与不变;在《宇宙大百科》的缜密推演中,发现世界运转的知与未知;于《傅雷家书》的悲欢离合间,体味百态人生的是与不是。
▲徜徉于书海,是余庄小学五(2)班的王熠晴的日常爱好之一。董旭 摄
一场旷日持久的奔赴
在接近两年的时间里,拼多多“为你读书”公益捐赠行动持续走进中国最偏远的高原、山区、乡村,不仅为中小学校的孩子们捐书,还会邀请国内知名作家、学者,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不仅分享方法论,更鼓励孩子们从一点一滴的阅读和思考中习得、建立。
这次走进河南舞阳,“为你读书”公益行动携手著名作家、励志杂志《哲思》创始人齐心,为余庄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播下《幸福的种子》。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我们家屋后有一大片杏树,三四月杏花盛开的时候,我就坐在树下看书,看安徒生童话,看格林童话……”齐心分享了自己童年与阅读有关的成长经历后,邀请孩子们进入到《花婆婆》、《西瓜游泳场》的故事里,让孩子们打开脑洞,叩响思考的大门。
孩子们的好奇心让齐心不得不“拖堂”。当被问到“怎么样才能成为像您一样的好作家”,齐心不禁莞尔:“多读书、读好书”。因为书里有光,和太阳一样;因为多多读书,总有答案。
▲“为你读书”公益行动携手著名作家、励志杂志《哲思》创始人齐心,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鼓励学生们踊跃表达阅读时的疑惑。 董旭 摄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