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消费提振升级,成都两方案重磅发布!
红星新闻网(记者 蒲娇)5月19日报道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是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的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5月19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扩内需促消费系列决策部署,成都市商务局印发实施《成都市推动消费提振升级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消费行动方案》)、《成都“新十二月市”促消费活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新十二月市”》),为成都扩内需促消费、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指导。
据悉,《消费行动方案》按照“场景营城、平台赋能、创新引领”的内在逻辑,结合成都比较优势和未来产业发展大势,提出“打造十大特色消费场景、培育十大新型消费平台、推进十大领域消费创新”,不断增强新消费创生环境,推动消费数字化绿色转型,创新消费友好型制度供给。
“打造十大特色消费场景”方面,将推进国际潮购、川酿佳肴、余音绕蓉、今夜无眠、熊猫家园、天府文化、和美乡村、会展博览、运动赛事和天府绿道十大消费场景建设。力求打造彰显天府文化特色和公园城市特质、体现“成都味、国际范”的线下消费场景,吸引国内外游客“必来成都消费”。
“培育十大新型消费平台”方面,将聚焦线上购物、生活服务、社交娱乐、反向定制、消费金融、供应链协同、算力交易、智能网联、国际消费、国际传播十个细分领域,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引领产业链价值链的平台型企业,推动平台消费综合竞争力进入先进城市行列。
“推进十大领域消费创新”方面,将围绕优环境、强服务,重点聚焦培育消费品牌、激励绿色消费、创新数字消费、创新金融赋能、拓展进口消费、优化跨境消费、培育市场主体、包容审慎监管、强化区域合作等方面,推出十大消费创新举措。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监管的精度赋能创新的深度、激发消费的热度,培育创新持续涌现的肥沃土壤,营建创新型城市不断成长的产业生态,形成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市场主体协同创新的生动局面。
而“新十二月市”则以传承弘扬成都千年商业文明和“十二月市”历史文化底蕴为目的,以“月月种草”方式提振消费,焕新开展新春贺岁季、万家灯火季、花重锦官季、国际医美季、“三新”生活季、音乐啤酒季、“双圈”消费季、户外运动季、乡村丰收季、美食旅游季、文青达人季、冰雪消费季,积极培育首店经济、小店经济、夜间经济、周末经济消费场景,创造“月月有主题”的生活美学和“周周有活动”的消费热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丰富“三城三都”时代表达,持续激发城市消费活力。
在配套活动方面,市商务局也推出了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就在今晚,将启动“520”成都生活节,以“喜迎大运·成都有礼”为主题,开展“520”车游四方·新能源潮、“520”全城热爱·礼遇潮、“520”喜迎大运·跃动潮、“520”熊猫联萌·体验潮、“520”达人好物·云购潮、“520”这厢有礼·圈粉潮六大板块百余场促销活动。5月20日-7月20日期间,将重磅推出规模为1亿元的2023年“蜀里安逸·车游四方”成都汽车消费奖励活动,消费者在成都参与活动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新能源家用乘用新车,每人可获得8000元的汽车消费奖励,名额有限、先到先得。今年6至8月,还将组织开展音乐啤酒季、双圈消费季、户外运动季等迎大运促消费活动,营造浓厚的营城惠民氛围,引领消费新潮流和新风尚,进一步激发城市消费活力和数字经济动能。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