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非遗魅力!蒲江非遗少年行研学活动走进蒲砚村
红星新闻网(记者 但唐文)6月5日报道 昨日,由成都市蒲江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蒲江县文化馆承办、美尔研学协办的“非遗少年行”研学活动在蒲砚村举行,活动特别邀请到蒲砚制作技艺省级非遗传承人赖庆良授课,共有25名青少年参加了此次活动。“非遗少年行”研学活动由蒲江县文化馆于2023年发起,以文旅融合的方式打造蒲江非遗研学新场景,树立蒲江非遗文旅新地标。以浦江县非遗项目为“点”,非遗研学课程串“线”,家校社联动覆“面”,构建蒲江非遗研学地图。
“砚,石滑也”,蒲砚,起于战国,兴于南宋,坚如金石,细如粉绸,与端砚、歙砚齐名媲美,2018年蒲砚制作技艺入选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非遗少年行”带孩子们走进蒲砚村,拜访非遗传承人,参观蒲砚非遗传习工坊,见人、见物、见生活。
文房四宝砚为首,蒲砚制作技艺集绘画、书法、雕刻等艺术于一体。赖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蒲砚的发展历史及制作技艺特点,带孩子们从选石开始,经过设计、制作、打磨等工序,设计雕刻一方专属小砚,领悟这千百年来的匠心传承。
一方蒲砚,历经千年,留下弥久的墨香。孩子们制作打磨好自己的蒲砚后,接下来便是非常有仪式感的开砚与开笔,孩子们用磨出的墨汁拓印蜀石经,书写文字,感受文字里的非遗传承。欧阳修曾说:“明窗净几,笔墨纸砚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也”,作为文人雅士所用之物,砚是高雅的象征,只有为人正直清远,才能使作品不落凡俗,希望孩子们在一方石砚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感悟天府文化。
“蒲江非遗少年行,文化自信看这里”,小小少年在蒲江山水间,身临其境触摸非遗历史底蕴,沉浸式体验非遗技艺,用双手创造非遗好物。从行走、体验到创造,挖掘蒲江非遗多面性,开启非遗传承新方式,推动非遗保护融入天府旅游名县建设。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