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学互鉴共成长 会里会外促合作 “2023成都市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合作共建大会”在上海举办
红星新闻网(记者 陶翠)9月21日报道 由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2023成都市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合作共建大会”9月21日在上海举办,大会旨在向优秀企业推荐成都合作机遇。上海代表性商协会、机构和社会组织代表,以及在沪代表性跨国企业总部、商贸龙头企业、领军运营团队等八十位重要嘉宾出席。会上,成都对外发布了《成都商贸投资机会清单》,聚焦2023年全域成都24个重点片区商贸功能定位,并举行了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多年来稳居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第一城”,上海在拼消费上的发力,不止关乎一城消费活力的提振,更是在全国都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尤其作为引领新消费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潮头”,也是吸引全球时尚巨头抢滩的“码头”。
沿长江顺流而下,到上海进行投资推介已成为成都“惯例”。
把握机遇、站高谋远,向先进城市学习和优秀企业合作,一直是成都秉持的理念。由成都市商务局、成都市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中心联合主办的“2023成都市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合作共建大会”9月21日在上海举办,目的就是向优秀企业推荐成都合作机遇。
成都对外发布《成都商贸投资机会清单》,聚焦2023年全域成都24个重点片区商贸功能定位
从历史来看,沿海的上海和内陆的成都可以说是中国最具消费基因的城市。百年前的南京路诞生了中国最早一批百货商场,成都亦有唐宋元时代“春熙坊”所继承的商业文脉与历史积淀,“消费”和“生活”早已是成都城市最鲜明的印记之一。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两地不约而同的城市战略是,把消费作为城市战略优势予以巩固发展。
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从消费市场、消费能级、商贸产业承载力和市场辐射力等方面对产业投资环境进行了详尽推介。“眼下成都投资商机有许多新的关键词,比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时尚消费引领和场景营城等等。热忱期待各位企业家来蓉投资发展,将更多新业态、新项目、新模式优先布局在成都。”
重点聚焦,重点推进,成都此番推介颇费“心思”。
上海代表性商协会、机构和社会组织代表,以及在沪代表性跨国企业总部、商贸龙头企业、领军运营团队等八十位重要嘉宾的出席说明了推介会的规格层次。交子金融商圈、春熙路时尚商圈、蓉北枢纽商圈、成佳郊野总部4个重点片区分别进行了推介,从规划区位、到功能定位,从产业载体到交通优势,内容的详实足以看得出对于此番交流的重视程度和合作的期待。
会里会外的积极主动,最终也“落脚”在了实打实的合作。
阿秋拉尕酸奶西南首店及区域结算总部、霸王茶姬全国总部、上海云拿科技西南总部、米谷智能西南研发销售中心、“城市品质更新及夜经济场景建设运营”“光华·里方mall”国际化商业运营、上海巴克斯酒业威士忌体验酒店等7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同时,德勤中国、上海购物中心协会品牌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商业联合会、上海自有品牌协会、上海市酒吧行业协会、中瀚石林、成都新消费产业生态圈联盟还举行了新消费产业生态圈结盟仪式。
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企业栖于哪棵木上,取决于哪里的营商环境好、哪里的办事效率高、哪里的投资成本低。今年6月,成都市人民政府与华润集团在成都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及系列投资项目协议,双方将围绕总部经济、新消费、金融服务等领域深化合作。华润万象城总经理郝鹏在推介分享中表示,成都万象城作为城市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得益于巨大的消费市场活力,今年上半年零售额达30亿元,和城市共同成长的同时,也希望作为推动生活方式的平台和窗口,将成都都市生活现代性的一面推向更加公众的视野。
为吸引更多企业来蓉,成都还对外发布《成都商贸投资机会清单》,聚焦2023年全域成都24个重点片区商贸功能定位,以及美食、零售、电商、数字贸易、供应链、总部经济等领域,策划推出200个项目,释放成都发展新消费产业合作机会。
立足国际美食之都,合作交流变得“更香”
想要管窥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力与文化繁荣,“食”是切入点之一。前不久,米其林在成都重磅发布了“2024成都米其林指南”榜单,此时米其林入“蓉”也已历经三版。
2016年,米其林指南进入上海,2018年“南下”广州,2019年“北上”北京,2021年底宣布成都作为中国内地第四个目的地城市,而到了今年,其成功“牵手”杭州。从米其林指南的城市目的地选择来看,城市背后的“美食性格”与“消费特质”或许是在火候之外能传递给食客们的“饭后甜点”。
从这个共同的“圈子”把话题摊开,同一天举办的2023成都市美食产业建圈强链招商引智恳谈会上,大家对于合作和交流也感觉“更香”了。其实,从老牌劲旅到新晋玩家,从本土特色到异域风味,从深藏于街头巷陌的寻常小店到四海宾客纷至沓来的顶级食府,成都也拥有与上海高度相似的特质——美食文化开放包容,消费需求持续进阶。
今年7月,成都印发《成都市美食产业(绿色食品)建圈强链十大行动方案》,明确围绕美食产业(绿色食品)高质量发展,联动产业链上下游左右岸,持续强链、延链、活链、壮链,推动畅链、提链、优链、促链,提出顶层设计筑链、“四上”攻坚育链等十大行动任务。
面向未来,成都也在愿景上有着清晰的目标——2023年,力争全市实现餐饮收入16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0%以上;绿色食品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同比增长7%以上。力争到2025年,全市构建起以美食产业(绿色食品)建圈强链为引领、美食产业(绿色食品)与美食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发展格局,全市餐饮收入、绿色食品产业分别突破2000亿元规模。
当前,成都郫都区以科创新城、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全国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中国川菜产业城、成都影视城、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片为七大主要载体,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成都美食产业建圈强链的主要承载地之一,内培外引、招大引强,是此番恳谈会上郫都区与众多在沪企业交流的重要内容。
为此,会议积极邀请到了上海美食产业代表性商协会、机构、链主链属企业、功能平台机构、领军运营团队嘉宾。郫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郫都川菜产业香飘全球,聚集了天味家园、新希望、杨国福、新加坡丰树等企业140家,拥有中华老字号企业2家,中国驰名商标7件,2022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81亿元,郫县豆瓣品牌价值达661亿元。诚邀上海的企业家把握郫都新一轮发展机遇,政企合作、强强联手。
数量是基础,持续才是动力。不管是菜品、烹饪上的创新,还是商业模式、餐饮环境方面的创新,吃出创意、吃得有新意,是推动当代都市人餐饮消费的不竭动力,更不断助推着消费升级。以美食为媒,希望更多企业立足成都发展优势和机遇,深度参与城市的产业建设运营和发展。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