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蒲江县明月国际农耕陶艺节开幕啦!
本届农耕陶艺节还举办了陶艺、草木染、篆刻等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供游客参与,同时还有陶艺成果展、非遗集市、互动展演、本土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现场交流展示,为游客带来多重游览体验。
红星新闻网(记者 刘杰)10月11日报道 10月11日上午,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蒲江县明月国际农耕陶艺节(下称农耕陶艺节)在甘溪镇明月村正式启幕。
本届农耕陶艺节,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蒲江县人民政府承办,蒲江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蒲江县甘溪镇人民政府执行。通过整合蒲江当地非遗资源,推进非遗保护与旅游融合发展。活动分为陶艺竞技大赛、非遗学术交流、陶艺成果展、非遗体验四大板块,旨在推动非遗活态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激发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关注,喜爱。
开幕式前,举办了陶艺竞技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陶艺从业者和爱好者入选。省内外陶艺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非遗领域专家组成10余人的评审委员会现场评比打分,角逐各奖项。
在开幕式上,根据蒲江本土非遗项目,原创舞蹈《陶》《妙笔生花》,原创歌曲《明月甘溪》等依次登台,呈现出蒲江非遗底色。蒲江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伟出席并致辞,表示将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着力推动非遗与产业、旅游融合发展,走出保护与开发良性互动的新路子。随后,几位非遗项目传承人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最后,中共蒲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袁雪峰宣布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蒲江县明月国际农耕陶艺节正式开幕。
当天下午,陶艺创新发展学术交流会在明月书馆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传承人、陶艺传承人、非遗企业及相关机构负责人分享了传统陶艺保护创新经验,积极探讨陶艺的传承发展新路径,为推进传统陶艺与时俱进,制陶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生活化传承,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建言献策。
本届农耕陶艺节还举办了陶艺、草木染、篆刻等丰富多彩的非遗体验供游客参与,同时还有陶艺成果展、非遗集市、互动展演、本土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现场交流展示,为游客带来多重游览体验。
成都国际非遗节创办于2007年,每两年在成都举办一届。蒲江非遗分会场已连续举办2届,自承办以来,形成了论坛、展览、竞技、展演、体验、游学等六大体系和成果,累计开展活动300余场,本届农耕陶艺节共吸引全国百余名陶艺界代表参加,现场参与群众和游客千余名。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