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华阳街道:打造厨余垃圾资源闭环新模式

2024-02-02 14:59:00  

红星新闻网(记者 覃霞 实习生 商译丹)2月2日报道   近日,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多措并举,运用科技手段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不仅做到了污染零排放,还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已经成为华阳群众的生活“新风尚”。

0202_1

再生循环 垃圾变身“小花园”

华阳街道沙河社区的麓山印象小区旁,有一个集“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垃圾分类互动体验、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堆肥)、城市农耕体验(种植)”为一体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

基地围绕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与农耕文化教育,划分为种植区域、科普宣传区域(垃圾分类+农耕文化)、堆肥实践区域三个板块。目前,这个基地由学生和老师以及志愿者共同管理经营,曾经的“垃圾场”变成了如今生机盎然的小花园。

后期,沙河社区还将探索蚯蚓塔、箱堆肥等堆肥模式,持续推进沙河社区餐前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

0202_2

全民参与 社区共建共享“新时尚”

在麓湖社区,居民自发利用桥下闲置空间,设立了“桥洞生态共益实验室”,并引用了先进的堆肥箱技术。居民自发地将餐前厨余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再将这些垃圾运送到这里进行集中处理。还设置了评优、积分等多种规则,居民可以通过积分兑换商家优惠券或者肥料。

据了解,社区居民及志愿者们每周三都会在这里举办志愿者日,邀请居民们一起参与堆肥、分享经验。麓湖社区把厨余垃圾这件“小事”变成了趣事,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

0202_3

环保变现 “小积分”兑出大文明

华阳锦华苑3期打造了成都市首个社区有机物生态循环利用中心,引入了有机生物生态循环利用设备,每天都有志愿者在这里值守,居民将厨余垃圾送到中心后,志愿者将垃圾进行称重,并在每日投放记录账本上进行登记。

厨余垃圾经过24小时左右的发酵时间成为有机肥料,用于社区绿化的养护,让垃圾有“去处”更有“用处”。锦华苑还开启了“垃圾分类兑换礼品”的新模式,居民在家门口即可实现垃圾分类兑换。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华阳街道将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质增效,让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的新时尚,让绿色成为城市发展的最靓底色。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