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至万物生 沃野蜀乡农事忙
今天是雨水节气,这一时节,春风化雨,万物滋润,蜀乡各地春耕备耕生产也从南到北梯次展开,开启新一年的忙碌,种下新一年的希望。
泸州市合江县是全省海拔最低的县,开春时间早,气温回升快,在白米镇斗笠村水稻旱育秧基地,村民们正播下今年大春水稻的“第一粒种”。
泸州市合江县农业农村局农作物与种子服务站站长 刘兵:(合江)适宜提前春耕播种,播种的时间长有利于再生稻的生长和提升产量,比其它地方的再生稻的时间要长25天左右。
在广安市岳池县龙孔镇朝阳寺村,村民们正在抓紧整理旱育秧苗床,等待适宜天气及时下种育苗。
广安市岳池县龙孔镇朝阳寺村村民 刘钱虎:我今年计划种10亩地,可能(产量)大概还是打一万二三(斤),基本上都是高产品种。
在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水口村育苗中心,眼前的双轨自动喷灌机正在育玉米苗,相比传统方式,“数字”智能化育苗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内江市威远县向义镇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 刘尚君:现在这个育苗中心能够通过智能化管理,每株苗成本能够下降四分之一。只需要设定好作物所需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系统就能自动调节。
大春忙,小春管护也不能耽误。在自贡荣县,25万亩冬油菜迎来拔节生长期。走进东佳镇粮油高产基地,三架无人机低空盘旋,为冬油菜喷施叶面肥。
自贡市荣县东佳镇粮油种植大户 冯跃金:我种了100多亩冬油菜,以前人工打药,我一个人要干10多天。现在用无人机打药,一天就完了,种地轻松不少。
当地还借助5G智慧病虫害测报系统,实时监测油菜生长状况,对病虫害进行早期识别和预警,为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自贡市荣县种植业服务中心副主任 邓榆千:通过"科技监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将传统春管升级为“智慧战役"。(油菜)根茎粗壮、叶片肥厚,长势喜人,预计比去年增长20%以上。
小麦控旺,是保障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在达州市渠县青龙镇金凤村,绿油油的小麦苗长势喜人,农技员正指导农户及时追施控旺肥,增强小麦抵御倒春寒的能力。
达州市渠县农业农村局技术员 李龙:我们采取一村一农技员的模式,每个农技员深入田间地头对每片小麦进行适时跟踪管理,确保我县5.8万亩小麦能够丰产丰收。
在成都市金堂县的万亩粮食产业园,今年,这里首次用上了智能化水肥一体技术,技术人员通过手机端就能查看甘蓝、西蓝花等作物的光照、温度情况。
成都市金堂县官仓街道荣华社区工作人员 向夏爽:通过手机就能精准掌握作物根系含水量,定向自动施肥,实现节水、节肥、省工70%以上。
今年,四川大春粮食意向播栽面积超过7900万亩,较去年稳中有增,综合农资供应、水情墒情等因素,春播条件总体较好。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