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热议《哪吒2》 成都按下“文化+”产业加速键
打造独有的城市文化IP,必须立足本地,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特色,切忌“千城一面”。“哪吒”踩着风火轮横空出世,成都还有更多IP可待发掘。“
2月26日,市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既浓缩了这座城市过去一年的奋斗故事,也描绘了新一年的发展愿景。
“‘成都造’动画电影《哪吒2》跻身全球电影票房前十强,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培育更多像‘哪吒’一样的现象级数字文创IP。”成都文创产业的“超燃剧本”持续上演着。从东郊记忆的首发经济到“萌萌”的大熊猫,再到三国文化的热血联动……人大代表们怀揣“文化+”发展良策,为文创产业发展按下创意加速键。
《哪吒2》火了 成都正加速激活文化“基因库”
两会场内场外,“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做强文创空间载体,培育更多像‘哪吒’一样的现象级数字文创IP”成为人大代表热议的焦点议题。
成都市人大代表、成都东软学院校长张应辉表示,《哪吒2》既是票房“爆款”,更是成都数字文创产业的里程碑,它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动画背后是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的系统化托举。以《哪吒2》为起点,成都正加速激活文化“基因库”。未来,大熊猫、三星堆等巴蜀文化符号将通过“科技+艺术”的方式走向世界。
“游客挤爆直播间,只为围观花花吃饭,我们想的是如何让数字文创更加扩大大熊猫文化的影响力。”市人大代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动物保护研究部副研究员阙品甲亮出了“科技牌”。他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文创产业十分重视,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数字文创领域,熊猫基地也一直在持续探索。基地此前已在元宇宙等领域试水,并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布局。未来,熊猫基地将借助AI技术,一方面提升科研工作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游客游览体验,推动大熊猫文创产业创新发展,让科技成为文化IP火起来的钥匙。
立足城市特色 成都还有更多IP可待发掘
打造独有的城市文化IP,必须立足本地,挖掘文化内涵,彰显城市特色,切忌“千城一面”。“哪吒”踩着风火轮横空出世,成都还有更多IP可待发掘。“诸葛亮不仅是历史人物,亦是超级文创IP。”市人大代表、新影无限文化公司总经理、诸葛熊猫文化公司总经理杜毅对大力发展文创产业、深入挖掘三国文化等内容印象深刻,倍感鼓舞。他说,三国文化是成都的重要文化资源,围绕武侯祠这一核心IP,成都可以与全国乃至全球的IP进行联动。
市人大代表、金堂县政协副主席邓喻文认为,当前,成都文创产业细分赛道优势进一步提升,如以“哪吒”为代表的数字创意内容创作;以健身“魔镜”为代表的智能文体硬件设备制造;以凤凰山现象为代表的赛演消费体验;以熊猫、非遗为代表的文化IP开发与文旅融合等。这些细分产业的发展不仅展现了文创行业的活力,也展现了天府文化的创新表达。
让更多“意想不到的奇迹”在这里诞生
斑驳的工业厂房与炫目的全息投影共存,独立音乐人的电音混搭非遗匠人的针脚——东郊记忆的创意场景,恰是成都文创的缩影。“在这里,每天都有新剧情!”作为东郊记忆园区运营方负责人,市人大代表,成都东方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总裁罗邴文表示,东郊记忆作为成都市民营文化社群、民营经纪机构、独立音乐人、乐团等文艺两新群体的聚集地,正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地方。东郊记忆将让更多“意想不到的奇迹”在这里诞生。
当“哪吒”的风火轮点燃文创引擎,大熊猫的竹海翻涌元宇宙……成都的创意加速键已然启动。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嘉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