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一号文件公布 今年四川“三农”工作这样干

2025-03-01 08:53:02  

2月28日,2025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公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连续出台的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共6个部分28条,将突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奋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守牢两条基本底线,突出两个重要方面,强化两大创新驱动为主要内容,为我省今年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新举措新要求。

守牢两条基本底线

今年我省粮食产量

要突破725亿斤

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依然是今年我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据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蒋刚介绍,今年我省将聚焦持续提高粮食产量,部署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深化“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开展重大品种推广,提出实施产粮(油)大县奖补、粮食生产先进县激励、提高丘陵山区省级财政种粮大户补贴标准等政策,要求今年粮食产量要达到725亿斤以上。同时,还就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等作出安排。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根据文件要求,我省将从健全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促进重点区域加快发展等方面,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据悉,2025年我省将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分类推进帮扶产业提质增效,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推进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

突出两个重要方面

产业乡村齐头并进

打造10个千亿级产业链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对推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系统安排,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化发展、实施“1+1+8”千亿产业建圈强链工程、深化“农商文旅体康”融合发展。

据悉,今年全省将聚焦“优基地、建园区、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进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培育畜牧、粮油、蔬菜、水果、茶叶、蚕桑、水产、林竹、调味品和食药同源10个千亿级产业链。同时深入推进实施“天府粮仓·千园建设”行动,今年要新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产业集群1个、农业产业强镇10个,新评定和升级省星级园区95个以上。

一手强产业,一手抓乡村。围绕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省委一号文件明确,今年我省将启动实施乡村建设“百片引领、千村带动、万村补短”(百千万)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100个左右先行片区、1000个样板村,完成10000个村补短任务。同时,还将启动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实施乡村水务建设,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文件还要求,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培育文明乡风,建设平安乡村,持续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强化两大创新驱动

全省今年遴选培育

1—2个种业强市

围绕农业科技创新效能提升,我省将加强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快建设万安实验室,推进崖州湾国家实验室成都粮油作物试验基地建设。

围绕“川种振兴”行动,今年我省要遴选培育1—2个种业强市、6—8个种业强县,巩固提升四川作为全国四大育制种基地和种业大省的地位,并大力实施“天府良机”行动,预计全年将新增机播面积1500万亩以上,推动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6个百分点。

同时,聚焦增强乡村振兴动力活力,省委一号文件就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作出部署,要求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盘活利用农村资源资产,并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1+20”试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值得注意的是,文件还作出了两个方面的禁止性规定,一是不对集体收入提硬性目标,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二是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陈泳

【原创版权,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007235】